古代帝王诸侯及卿大夫所戴的礼冠。后专指皇冠。冕由“冠”和“延”(延是冠上的一块长方形的版)组成。延的前后沿各用五彩缫绳穿玉,垂于延之前后,名之为“旒”。天子之冕十二旒,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中古以后臣下不得戴冕,故常以“冕旒”作为帝王的代称,如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古时每遇改朝换代,照例必将冠服制度重新修订,因而冕冠代有异同。
miǎn ㄇㄧㄢˇ
中国古代帝王及地位在大夫以上的官员们戴的礼帽,后专指帝王的皇冠:冠~。加~。卫~(卫护帝王头上的皇冠,喻维护帝王的最高统治权力或保持体育竞赛中的上届冠军称号)。
郑码:KRJR,U:5195,GBK:C3E1
笔画数:11,部首:冂,笔顺编号:25113525135
汉轩冕1.古时大夫以上官员的车乘和冕服。 《管子‧立政》:“生则有轩冕、服位、穀禄、田宅之分,死则有棺槨、绞衾、壙垄之度。” 晋陶潜《感士不遇赋》:“既轩冕之非荣,岂縕袍之為耻。” 唐陈子昂《昭夷子赵氏碑》:“故蓬居穷巷,轩冕结辙。” 清魏源《默觚下 ...
汉冠冕1.古代帝王、官员所带的帽子。 《左传‧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犹衣服之有冠冕。” 《后汉书‧明帝纪》:“宗祀光武皇帝於明堂,帝及公卿列侯始服冠冕、衣裳、玉佩、絇履以行事。” 明梁辰鱼《浣纱记‧送饯》:“去其冠冕,作彼庸奴。”2.特指中原汉人服饰 ...
汉袞冕1.袞衣和冕。古代帝王与上公的礼服和礼冠。 《周礼‧春官‧司服》:“王之吉服,祀昊天上帝则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享先王则袞冕……公之服,自袞冕而下,如王之服。” 《国语‧周语中》:“弃袞冕而南冠以出,不亦简彝乎。” 韦昭注:“袞,袞龙之衣也;冕,大冠也。 ...
汉裨冕着裨衣,戴冕。古代诸侯卿大夫朝覲或祭祀时所穿冕服的通称。与袞冕或上一等冕服相对而言。 《仪礼‧覲礼》:“侯氏裨冕,释币于禰。” 郑玄注:“裨冕者,衣裨衣而冠冕也。裨之為言埤也。天子六服,大裘為上,其餘為裨,以事尊卑服之,而诸侯亦服焉。” 《礼记‧曾 ...
汉露冕... 郗鉴传论》:“方回踵武,奕世登台。露冕為饰,援高人以同志,抑惟大隐者歟!”唐 ...... 到南阳,特见嗟嘆,赐以叁公之服,黼黻旒冕,敕去幨露... 。 唐韩翃《赠兗州孟都督》诗:“露冕寧夸汉车服,下帷常讨鲁《春秋》。” ...... 金鑾。”参阅《后汉书‧郭贺传》。
汉鷩冕古礼服。鷩衣而加冕,為周天子与诸侯的命服。 北周宗周 ...... 代為二品之服。 宋代诸臣祭服有鷩冕。 宋以后渐废。 《周礼‧春官‧ ...... 七也。” 《新唐书‧车服志》:“鷩冕者,二品之服也。” 《宋史‧舆服志 ...... 而下,既不亲祠,废而不用。”
汉麻冕... 时一种礼服。 《书‧顾命》:“王麻冕黼裳,由宾阶隮。” 《论语‧子罕》 ...... ,礼也。’”朱熹集注:“麻冕,緇布冠也。” 《荀子‧礼论》:“大 ...,所谓大裘而冕,不用袞龙之属也。” 《南史‧儒林 ...之策。”
汉冕服古代大夫以上的礼冠与服饰。凡吉礼皆戴冕,而服饰随事而异。据《周礼‧春官‧司服》载:“王之吉服:祀昊天上帝,则服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享先王则袞冕;享先公饗射则鷩冕;祀四望山川则毳冕;祭社稷五祀则希冕;祭群小祀则玄冕。” 《书‧太甲中》:“伊尹以冕服,奉 ...
汉五冕古代帝王祭祀时戴的五种礼冠,指裘冕、袞冕、鷩冕、毳冕、絺冕。 《周礼‧夏官‧弁师》:“掌王之五冕,皆玄冕朱里延纽。” 郑玄注:“冕服有六,而言五冕者,大裘之冕盖无旒,不联数也。”参阅《周礼‧春官‧司服》。 ...
汉山冕1.古代天子服绘有山形花纹礼服时所戴之冕。 《荀子‧大略》:“天子山冕,诸侯玄冠,大夫裨冕,士韦弁,礼也。” 杨倞注:“山冕,谓画山於衣而服冕,即袞冕也。盖取其龙则谓之袞冕,取其山则谓之山冕。” 南朝梁简文帝《南郊颂》序:“揖太清,秩群望,被大裘,服山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