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犹根据。
宋沉括《梦溪笔谈‧象数一》:“六壬天十二辰之名,古释其义曰:‘正月阳气始建,呼召万物,故曰登明……十二月為酒醴以报百神,故曰神后。’此说极无稽据、义理。”
胡道静校注:“稽,弘治本作‘根’。”
2.查考依据。
《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四年》:“朕欲集国朝以来至昨代州定地界文案,以类编次為书,使后来得以稽据。”
明李东阳《戴公墓志铭》:“已而礼部稽据典制以闻。”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国‧钦定军次实录》:“若谓创天地事不知几千万年,无所稽据,此言亦是真实。”
汉无稽之言没有根据、无从查证的话。 《书‧大禹謨》:“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 《荀子‧正名》:“无稽之言,不见之行,不闻之谋,君子慎之。” 杨倞注:“无稽之言,言无考验者也。” 明梁辰鱼《浣纱记‧投吴》:“愿主公即日赦之,勿听无稽之言也。” 清林则徐《 ...
汉无稽无从查考;没有根据。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事始二》:“本朝士大夫相传,正月、五月、九月不上任。以火德王天下,正、五、九月皆火德生壮老之位。其从无稽也。” 《醒世恒言‧黄秀才徼灵玉马坠》:“分明一席无稽话,却认非常禳祸功。” 鲁迅《叁闲集‧太平 ...
汉谬妄无稽极端错误,毫无根据。 明张居正《葬地论》:“今之言相地卜兆者,皆叔季希覬之私,谬妄无稽之论也。”
汉考稽查考;考校。 清姚鼐《<西魏书>序》:“然延寿自序,言见别史千餘卷;今时代远隔,泯亡无一存,不获使观察据之以考稽同异而裁定焉。” 陈垣《史讳举例》第叁八:“竹汀先生曰:朱氏考稽,号称精审,犹有此失,校书之难如此。” ...
汉据掌古代行礼的一种方式。用左手按在右手上。 《礼记‧玉藻》:“君赐,稽首,据掌,致诸地。” 郑玄注:“据掌,以左手覆按右手也。” 孔颖达疏:“左手按於右手之上至地也。” ...
成语漫诞不稽漫:随意;不稽:没有根据。随便乱说,荒诞不实,没有根据。
成语无稽之谈无稽:无法考查。没有根据的说法。
成语有案可稽案:案卷,文件;稽:查考。指有证据可查。
成语谬妄无稽指极端错误,毫无根据。
成语无稽之言没有根据、无从查证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