刈稻后,其根得雨再生餘穗,谓之“稻孙”。
宋叶寘《坦斋笔衡‧稻孙》:“元章曰:‘秋已晚矣,刈穫告功,而田中復青何也?’亟呼老农问之。农曰:‘稻孙也。稻已刈,得雨復抽餘穗,故稚色如此。’”清赵翼《观穫》诗:“遭风今岁多禾弟,过雨他时有稻孙。”自注:“稻已穫,其根得雨復长曰稻孙。”
汉霜稻指晚稻。因霜后成熟,故称。 唐柳宗元《游石角过小岭至长乌村》诗:“风篁冒水远,霜稻侵山平。” 宋苏軾《赠孙莘老七绝》之六:“乌程霜稻袭人香,酿作春风霅水光。” 宋陆游《秋思》诗之五:“风林脱叶山容瘦,霜稻登场野色宽。” 宋陆游《书喜》诗:“冰鱼可 ...
汉饭稻以稻米為饭。 《史记‧货殖列传》:“楚越之地,地广人希,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 唐吴融《南迁途中作‧溪翁》诗:“饭稻羹菰晓復昏,碧滩声里长诸孙。”
汉重孙曾孙,孙子的儿子。也叫重孙子。 洪深《香稻米》第叁幕:“恭喜你,阿叔,添了重孙了!”巴金《家》六:“你爷爷希望有一个重孙,我也希望早日抱孙。”参见“曾孙”。 ...
汉稻人古官名,掌治田种稻之事。 《周礼‧地官‧稻人》:“稻人,掌稼下地。” 贾公彦疏:“以下田种稻麦,故云稼下地。” 孙詒让正义:“《曲礼》说,天子六府,四曰司草。司草,郑彼注以為殷制,司草於周為稻人。云胥十人,徒百人者,贾疏云胥徒多者以其并遣营种稻田。” ...
汉重重孙即玄孙。重孙之子,自本身下数的第五代。 洪深《香稻米》第一幕:“黄妻:(轻轻对新娘子说)太公要紧巴望你替他生一个重重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