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官名,掌治田种稻之事。
《周礼‧地官‧稻人》:“稻人,掌稼下地。”
贾公彦疏:“以下田种稻麦,故云稼下地。”
孙詒让正义:“《曲礼》说,天子六府,四曰司草。司草,郑彼注以為殷制,司草於周為稻人。云胥十人,徒百人者,贾疏云胥徒多者以其并遣营种稻田。”
汉霜稻指晚稻。因霜后成熟,故称。 唐柳宗元《游石角过小岭至长乌村》诗:“风篁冒水远,霜稻侵山平。” 宋苏軾《赠孙莘老七绝》之六:“乌程霜稻袭人香,酿作春风霅水光。” 宋陆游《秋思》诗之五:“风林脱叶山容瘦,霜稻登场野色宽。” 宋陆游《书喜》诗:“冰鱼可 ...
汉秫稻即糯稻。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水稻》:“有秫稻。秫稻米,一名糯米,俗云‘乱米’,非也。” 唐冯贄《云仙杂记‧田水声过吾师丈人》:“渊明尝闻田水声,倚杖久听,嘆曰:‘秫稻已秀,翠色染人,时剖胸襟,一洗荆棘,此水过吾师丈人矣。’”参见“糯稻”。 ...
汉饭稻以稻米為饭。 《史记‧货殖列传》:“楚越之地,地广人希,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 唐吴融《南迁途中作‧溪翁》诗:“饭稻羹菰晓復昏,碧滩声里长诸孙。”
汉稻草人农人為守护田地以防鸟雀糟踏,用稻草扎成人形,叫“稻草人”。后比喻装模作样的偶像。 郭沫若《一隻手》叁:“他们还说甚麼天,还说甚麼上帝,这只是有钱人的守护神,有钱人的看家狗,说更切实些就好像有人的田地里面的稻草人。” ...
汉稻子口语。即稻。 《儿女英雄传》第叁叁回:“赶到收了稻子,一年吃不了的香米稻粥,还剩若干的稻草喂牲口呢!”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六回:“原来乡下人苦得很,种出稻子都卖了,自己只吃些杂粮。” 曹禺等《胆剑篇》第一幕:“火光烧红了半边天--吴国伍子胥的 ...
成语救命稻草借以活命的稻草。指人在困境时希望抓住借以活命的微小的东西。
成语稻粱谋谋:谋求。禽鸟寻找食物。比喻人谋求衣食。
成语下车泣罪传说禹统治时期,禹乘车出外巡视,见到有犯人被押走过,禹下车问他犯了什么罪,对方说偷了人家的稻谷。禹听了流下眼泪。随从不解,禹说老百姓不能与他同心同德,做出损人利己的事来,是他的责任。命人刻“百姓有罪,在予一人”石 ...
成语何所不为南朝时期,孔琇之担任地方官时,遇到一个十岁小孩偷割邻居的稻谷,邻居将他送到公堂。琇之按盗窃罪论处,手下人为小孩求情,琇之说:“一个人十岁就能做小偷,那么长大后有什么事情干不出来的呢?” ...
成语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四体:指人的两手两足;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指不参加劳动,不能辨别五谷。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