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肃慎。古族名。
《逸周书‧王会》:“西面者正北方稷慎大麈。”
孔晁注:“稷慎,肃慎也。”
汉稷雪即霰。下雪前或下雪时所下的小冰粒,因圆如稷粒,故称。 《说文‧雨部》:“霰,稷雪也。” 宋周密《浩然斋意抄‧稷雪米雪》:“《毛诗》补注先集:‘维霰曰霰,稷雪也,或谓之米雪,谓其粒若稷若米然。’”杨慎《词品‧双鱼洗》引张仲宗《夜游宫》词:“户外明帘风任 ...
汉稷下先生指战国时聚集在齐稷门之下的学者。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自騶衍与齐之稷下先生如淳于髡、慎到、环渊、接子、田駢、騶奭之徒,各着书言治乱之事,以干世主。” 司马贞索隐:“稷下,齐之城门也。谓齐之学士集於稷门之下。” ...
汉稷下学士犹言稷下先生。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自如騶衍、淳于髡、田駢、接子、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是以齐稷下学士復盛,且数百千人。” 裴駰集解引刘向《别录》:“齐有稷门,城门也。谈说之士期会於稷下 ...
汉叁后1.叁个君主或诸侯。古代天子、诸侯皆称后。(1)指禹、汤、文王。 《楚辞‧离骚》:“昔叁后之纯粹兮,固眾芳之所在。” 王逸注:“后,君也,谓禹汤文王也。”(2)指太王、王季、文王。 《诗‧大雅‧下武》:“叁后在天,王配於京。” 毛传:“叁后,大王王季文王也 ...
汉申敕1.《汉书‧成帝纪》:“公卿申敕百寮,深思天诫,有可省减便安百姓者,条奏。” 《叁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臣﹞欲遵伊周之权,以安社稷之难,即骆驛申敕,不得迫近輦舆,而济遽入陈间,以致大变。” 《晋书‧李喜传》:“其申敕群僚,各慎所司,宽宥之恩,不可数遇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