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写板

稟辞点击在线发音

解释

旧指官员赴外地任所前,謁见长官请示辞行。
《醒世恒言‧薛录事鱼服证仙》:“你如何不稟辞河伯,也去跳龙门?”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回:“他又求了藩臺给他一个到通州勘荒的差使,当天奉了札子,当天就稟辞去了。”
《老残游记》第七回:“老残出去雇了一辆骡车,将行李装好,候申东造上衙门去稟辞。”
清容閎《西学东渐记》第十四章:“余筹备既毕,乃稟辞曾督,别诸友而首途。”


相关词语

諮稟1.请示、稟报。 《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内外諮稟,事同成人。” 《南史‧臧质传》:“时孝武自揽威权,而质以少主遇之,刑政庆赏,不復諮稟朝廷。” 《旧唐书‧高崇文传》:“崇文不通文字,厌大府案牘諮稟之繁。”2.请教。 南朝梁慧皎《高僧传‧ ...

资稟I天资,稟赋。 宋苏辙《除尚书右丞诸公免书》:“某家世寒陋,资稟冥烦。” 《水滸传》第六一回:“有出人英武,凌云志气,资稟聪明。” 《清史稿‧选举志二》:“拟仿照同文馆例,於上海添设外国语言文字学馆,选近郡年十四岁以下资稟颖悟、根器端静之文童,聘西人 ...

进稟谓下级向上级报告。 宋范镇《东斋记事》卷一:“既而二人各以己意进稟,而詔从荆公之请。” 《杨家府演义‧怀王举家上太行》:“听见外面叩门,遂起来看之,正撞遇守门人进稟。” 清黄六鸿《福惠全书‧蒞任‧宾馆告示》:“持帖进稟,以便肃迓。” 《说岳全传 ...

通稟谓通知稟告上级或主人。 《负曝闲谈》第六回:“当下家人把他让进书房坐下,家人便上去通稟。” 《扫迷帚》第十一回:“请勿造次,中必有故。若遽通稟省宪,派兵前来,事倘子虚,其何以应?”沙陆墟《魂断梨园》第二九回:“凡是生人,没有命令,一概不许进房,你在这里等 ...

赋稟稟赋。自然具有的资质。 宋梅尧臣《依韵公泽察推》:“窃常恃赋稟,平直如劲箭。” 高凤谦《论偏重文字之害》:“则以美术文字,非人人所可学而至,必其赋稟独高,又积无数之年月,而后能致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