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粮食。
《资治通鉴‧汉献帝初平四年》:“虞不能制,乃遣驛使奉章陈其暴掠之罪,瓚亦上虞稟粮不周。”
汉资稟I天资,稟赋。 宋苏辙《除尚书右丞诸公免书》:“某家世寒陋,资稟冥烦。” 《水滸传》第六一回:“有出人英武,凌云志气,资稟聪明。” 《清史稿‧选举志二》:“拟仿照同文馆例,於上海添设外国语言文字学馆,选近郡年十四岁以下资稟颖悟、根器端静之文童,聘西人 ...
汉进稟谓下级向上级报告。 宋范镇《东斋记事》卷一:“既而二人各以己意进稟,而詔从荆公之请。” 《杨家府演义‧怀王举家上太行》:“听见外面叩门,遂起来看之,正撞遇守门人进稟。” 清黄六鸿《福惠全书‧蒞任‧宾馆告示》:“持帖进稟,以便肃迓。” 《说岳全传 ...
汉牢稟亦作“牢廩”。粮餉。 《后汉书‧西羌传‧东号子麻奴》:“诸将多断盗牢稟,私自润入。” 李贤注引《前书音义》:“牢,价直。” 《资治通鉴‧汉灵帝中平四年》:“乌桓以牢稟逋县,多叛还本国。” 胡叁省注:“牢,价直也。稟,给也。” 《宋史‧吕公弼传》:“卫 ...
汉稟恤亦作“稟卹”。谓发公粮賑济。 《后汉书‧郎顗传》:“稟卹贫人,賑赡孤寡。” 《周书‧宣帝纪》:“鰥寡困乏不能自存者,并加稟恤。”
汉稟食谓官家给食。 《墨子‧七患》:“饥则尽无禄,稟食而已矣。” 《汉书‧西域传上‧罽宾国》:“驴畜负粮,须诸国稟食,得以自赡。” 《后汉书‧班勇传》:“且西域之人无它求索,其来入者,不过稟食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