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帝王陈述,说明。
《宋史‧职官志二》:“大事则稟奏。”
汉稟议下属就上官提出的议案发表意见或建议。 宋叶适《忠翊郎武学博士蔡君墓志铭》:“枢密院召君稟议,欲使贺虏正旦。” 宋周密《齐东野语‧端平襄州本末》:“唐州守杨侁稟议,因言本州统制郭胜有异志。” 《明律‧吏律‧事应奏不奏》:“若於亲临上司官处稟议 ...
汉遵稟犹言遵照稟承。 宋岳飞《奏措置虔贼状》:“伏望圣慈速赐指挥,以凭遵稟施行。” 《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二年》:“谓之立异好胜,谓之沽誉买直……谓之不遵稟处分,言章交攻,命令切责。” ...
汉奏稟上奏。 《新唐书‧裴度传》:“近开延英益稀,恐万机奏稟,有所壅閼。” 《宋史‧职官志一》:“大事奏稟得旨者為‘画黄’,小事拟进得旨者為‘录黄’。”
汉附奏1.附带上奏。 《后汉书‧郎顗传》:“谨復条便宜四事,附奏於左。”2.指奏稟。 宋梅尧臣《碧云騢》:“﹝马遵曰:﹞‘请中官奏,臣不敢退。’中官曰:‘只知传宣,不管附奏。’” ...
汉关奏稟告。 前蜀杜光庭《果州宗寿司空因斋修醮词》:“是敢遵按明科,虔申醮奏,仰崇斋福,精备醮祈,叁日恭严,九时关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