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奉行命令;接受命令。
《左传‧閔公二年》:“师在制命而已,稟命则不威。”
《旧唐书‧德宗纪上》:“至是田悦初稟命,刘文喜殄除,群兇震惧。”
《元朝秘史》卷九:“凡那里百姓事务,皆稟命於你,违了的就处治者。”
2.指受之於天的命运或体性。
汉王充《论衡‧气寿》:“凡人稟命有二品:一曰所当触值之命,二曰强弱寿夭之命。所当触值,谓兵烧压溺也;强寿弱夭,谓稟气渥薄也。”
宋梅尧臣《冬至感怀》诗:“稟命异草木,彼将渐勾萌。”
汉专命不奉上命而自由行事。 《左传‧閔公二年》:“师在制命而已,稟命则不威,专命则不孝。故君之嗣适不可帅师。” 《尉繚子‧勒卒令》:“世将不知法者,专命而行,先击而勇,无不败者也。” 《宋史‧ ...
汉气稟I1.《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宋朱熹集注:“性道虽同,而气稟或异,故不能无过不及之差。” 《明史‧儒林传二‧刘邦采》:“刮磨砥礪,以融气稟,绝外诱。” 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太和》:“有生之后,虽气稟物欲相窒相梏,而克自修治,即可復健顺之性。” 鲁 ...
汉稟令犹受命。 《书‧说命上》:“王言惟作命,不言臣下罔攸稟令。” 孔传:“稟,受;令,亦命也。” 宋程大昌《考古编‧夫子论二》:“四时於其当行而自行,百物於其应生而自生,捨天则无所稟令,而天岂临事旋出此令歟!” 《宋史‧孟珙传》:“由是诸将稟令惟谨。” ...
汉通稟谓通知稟告上级或主人。 《负曝闲谈》第六回:“当下家人把他让进书房坐下,家人便上去通稟。” 《扫迷帚》第十一回:“请勿造次,中必有故。若遽通稟省宪,派兵前来,事倘子虚,其何以应?”沙陆墟《魂断梨园》第二九回:“凡是生人,没有命令,一概不许进房,你在这里等 ...
汉触值遭遇。 汉王充《论衡‧气寿》:“凡人稟命有二品:一曰所当触值之命,二曰强弱寿夭之命。所当触值,谓兵、烧、压、溺也;强寿弱夭,谓稟气渥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