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天赋的体质。
清二石生《十洲春语》卷上:“花眷稟体怯弱,宜薄寒。”
汉体势亦作“体埶”。1.形体态势。 汉班固《西都赋》:“於是天子乃登属玉之馆,歷长杨之榭,览山川之体势,观叁军之杀获。”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鹤汀鳧渚,穷岛屿之縈迴,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 清姚鼐《瓦棺寺》诗:“招提地亦古长干,围入南城体 ...
汉体气1.指诗文的体制格调。 叁国魏曹丕《典论‧论文》:“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辞。” 明胡应麟《诗藪‧古体上》:“拟《郊祀》,须得其体气典奥处。”2.指稟性,气质。 《叁国志‧吴志‧王蕃传》:“蕃体气高亮,不能承顏顺指。” 《世说新语‧ ...
汉体量I1.稟性。 《世说新语‧言语》“满奋畏风”刘孝标注引晋傅畅《晋诸公赞》:“奋(满奋)体量清雅,有曾祖宠之风。” 2.气量;器度。 《旧唐书‧高瑀传》:“瑀性宽和,有体量,為官虽无赫赫之誉,所至皆理,尤得士心,论者美之。” 清陈确《讲义二‧尽心章》:“而时士 ...
汉体性1.身体。 《国语‧楚语上》:“且夫制城邑,若体性焉,有首领股肱,至于手拇毛脉,大能掉小,故变而不勤。” 唐陆龟蒙《甫里先生传》:“或寒暑得中,体性无事,时乘小舟,设篷席,齎一束书,茶灶、笔床、钓具,櫂船郎而已。”2.稟性。 《商君书‧错法》:“夫圣人之存体性,不 ...
汉稟命1.奉行命令;接受命令。 《左传‧閔公二年》:“师在制命而已,稟命则不威。” 《旧唐书‧德宗纪上》:“至是田悦初稟命,刘文喜殄除,群兇震惧。” 《元朝秘史》卷九:“凡那里百姓事务,皆稟命於你,违了的就处治者。”2.指受之於天的命运或体性。 汉王充《论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