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写板

稟令点击在线发音

解释

犹受命。
《书‧说命上》:“王言惟作命,不言臣下罔攸稟令。”
孔传:“稟,受;令,亦命也。”
宋程大昌《考古编‧夫子论二》:“四时於其当行而自行,百物於其应生而自生,捨天则无所稟令,而天岂临事旋出此令歟!”
《宋史‧孟珙传》:“由是诸将稟令惟谨。”


相关词语

寸稟书简的谦称。 《歧路灯》第七二回:“唯恐送役东旋,无以復命,恪具寸稟,令其齎回,仰慰眷注。”

稟命1.奉行命令;接受命令。 《左传‧閔公二年》:“师在制命而已,稟命则不威。” 《旧唐书‧德宗纪上》:“至是田悦初稟命,刘文喜殄除,群兇震惧。” 《元朝秘史》卷九:“凡那里百姓事务,皆稟命於你,违了的就处治者。”2.指受之於天的命运或体性。 汉王充《论衡 ...

通稟谓通知稟告上级或主人。 《负曝闲谈》第六回:“当下家人把他让进书房坐下,家人便上去通稟。” 《扫迷帚》第十一回:“请勿造次,中必有故。若遽通稟省宪,派兵前来,事倘子虚,其何以应?”沙陆墟《魂断梨园》第二九回:“凡是生人,没有命令,一概不许进房,你在这里等 ...

遵稟犹言遵照稟承。 宋岳飞《奏措置虔贼状》:“伏望圣慈速赐指挥,以凭遵稟施行。” 《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二年》:“谓之立异好胜,谓之沽誉买直……谓之不遵稟处分,言章交攻,命令切责。” ...

纵令1.即使。 南朝陈徐陵《諫仁山深法师罢道书》:“纵令遥寄弹指,远近低头,形去心留,身移意往。” 唐崔玨《门前柳》诗:“纵令树下能攀折,白髮如丝心似灰。”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国‧行军总要》:“纵令遇公不暇,必须具稟稟明。” 鲁迅《热风‧随感录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