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轮廓。
唐王建《和少府崔卿微雪早朝》:“无多白玉阶前溼,积渐青松叶上乾。粉画南山稜郭出,初晴一半隔云看。”
唐来鵠《金钱花》诗:“也无稜郭也无神,露洗还同铸出新。”
汉威稜亦作“威棱”。威力;威势。 《汉书‧李广传》:“是以名声暴於夷貉,威稜憺乎邻国。” 王先谦补注:“《广韵》:‘稜,俗棱字。’《说文》:‘棱,柧也。’《一切经音义》十八引《通俗文》:‘木四方為棱。’人有威,如有棱者然,故曰威稜。” 《梁书‧武帝纪上》:“旍 ...
汉逸气超脱世俗的气概、气度。 叁国魏曹丕《与吴质书》:“公干有逸气,但未遒耳。” 北齐顏之推《顏氏家训‧文章》:“凡為文章,犹人乘騏驥,虽有逸气,当以衔勒制之,勿使流乱轨躅,放意填坑岸也。” 王利器集解:“逸气,谓俊逸之气。” 唐李白《天马歌》:“逸气稜稜凌 ...
汉乘凌亦作“乘陵”。1.升上;登临。 战国楚宋玉《风赋》:“乘凌高城,入於深宫。” 唐杜甫《渼陂西南臺》诗:“崷崒增光辉,乘陵惜俄顷。”2.侵凌。 汉王充《论衡‧说日》:“人物在世,气力劲强,乃能乘凌。” 唐柳宗元《晋问》:“丁丁登登,硠硠稜稜,若兵车之乘凌。” ...
汉假借1.借。 《庄子‧至乐》:“生者假借也,假之而生。” 《南齐书‧文学传‧崔慰祖》:“聚书至万卷,邻里年少好事者来从假借,日数十帙,慰祖亲自取与,未尝為辞。” 北齐顏之推《顏氏家训‧勉学》:“东莞臧逢世,年二十餘,欲读班固《汉书》,苦假借不久,乃……书翰纸末 ...
汉肩任承担;敢任。 周素园《贵州民党痛史》第叁篇第六章:“议长谭西庚,言语迟钝,吶吶若不出口,然為人方鯁,遇大事慷慨肩任,风骨稜稜,威武不能屈。” 郭孝成《中国革命纪事本末‧广东光復记》:“谢恩禄问叁都督今已允肩任,自当宣示,俾眾安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