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曲名。
唐段安节《乐府杂录‧舞工》:“健舞曲,有《稜大》、《阿连》、《柘枝》、《剑器》、《胡旋》、《胡腾》。”
汉觚稜亦作“觚棱”。1.宫闕上转角处的瓦脊成方角棱瓣之形。亦借指宫闕。 《文选‧班固<西都赋>》:“设璧门之凤闕,上觚稜而栖金爵。” 吕向注:“觚稜,闕角也。” 《后汉书‧班固传上》作“柧棱”。 宋王观国《学林‧觚角》:“所谓觚稜者,屋角瓦脊成方角稜瓣之 ...
汉稜稜1.严寒貌。 《文选‧鲍照<芜城赋>》:“稜稜霜气,蔌蔌风威。” 李善注:“稜稜霜气,严冬之貌。” 唐王昌龄《大梁途中作》诗:“郊原欲下雪,天地稜稜寒。” 金元好问《孤剑咏》:“清霜稜稜风入骨,残月耿耿灯映壁。”2.威严貌。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 ...
汉雄稜犹威武,威势。 《旧唐书‧宣宗纪》:“实枢衡妙算,将帅雄稜,副玄元不争之文,绝汉武远征之悔。” 唐刘禹锡《山南西道节度使厅壁记》:“出扬其威,入贮宜洁,旧处仄陋,黷其雄稜。” 前蜀杜光庭《贺天贞军进嘉禾表》:“况属王师薄伐,誓眾弔民;雄稜已慑於彼方,禎异先 ...
汉骨稜稜骨架凸现貌。形容十分消瘦。 明康海《中山狼》第叁摺:“骑着这骨稜稜瘦駑駘,走着这远迢迢曲折路。”
汉稜层1.高耸突兀;崢嶸。 唐宋之问《嵩山天门歌》:“纷窈窕兮巖倚披以鹏翅,洞胶葛兮峰稜层以龙鳞。” 唐刘禹锡《山南西道新修驛路记》:“郗曲稜层,一朝坦夷。” 《法苑珠林》卷九:“﹝修罗道者﹞体貌粗鄙,每怀瞋毒,稜层可畏。” 宋辛弃疾《临江仙‧苍壁解嘲》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