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童;小孩。
宋苏軾《紫宸殿正旦教坊词‧勾小儿队》:“工师奏技,咸踊跃以在庭,稚孺闻音,亦回翔而赴节,方资共乐,岂间微情,上奉宸欢,教坊小儿队。”
宋葛立方《韵语阳秋》卷二十:“若谓尊之甚则称名,则前叁人皆非通贵之士;若谓卑之甚则称尔,则后叁人皆非稚孺之列。”
汉徐孺子即东汉徐稚。 稚字孺子,陈蕃為太守时,以礼请署功曹,既謁而退。 蕃在郡不接宾客,唯稚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 稚又尝為太尉黄琼所辟,未就。及琼卒归葬,稚乃徒步往,设鸡酒祭之。事见《后汉书‧徐稚传》。诗文中常用其事。 唐杜甫《陪裴使君登岳阳楼》诗:“礼 ...
汉孺子1.幼儿,儿童。 《孟子‧公孙丑上》:“今人乍见孺子将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隐之心。” 宋苏軾《教战守策》:“今者治平之日久,天下之人骄惰脆弱,如妇人孺子。” 清薛福成《庸盦笔记‧史料一‧裕靖节公殉难》:“掘壕如浅沟,一孺子能踰之。” 鲁迅《书信集‧致 ...
汉孺人1.古代称大夫的妻子,唐代称王的妾,宋代用為通直郎等官员的母亲或妻子的封号,明清则為七品官的母亲或妻子的封号。亦通用為妇人的尊称。 《礼记‧曲礼下》:“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人,士曰妇人,庶人曰妻。” 《旧唐书‧后妃传下‧睿宗肃明皇后刘 ...
汉老稚老幼。老人和小孩。 《孟子‧滕文公上》:“使老稚转乎沟壑,恶在其為民父母也?” 《新唐书‧循吏传‧裴怀古》:“人知其还,携扶老稚出迎。” 宋苏軾《次前韵再送周正孺》:“遥知句谿路,老稚相扶拥。” ...
汉孺亭汉徐稚(字孺子)之祠。故址在今南昌市。 唐罗隐《钟陵见扬秀才》诗:“孺亭、滕阁少踟躕,叁度南游一事无。”
成语左对孺人,右顾稚子孺人:对妇女的尊称,借指妻子;稚子:幼儿。左边对着妻子,右边看顾小孩。指家庭生活
成语左对孺人,顾弄稚子孺人:对妇女的尊称,借指妻子;稚子:幼儿。左边对着妻子,右边看顾小孩。指家庭生活
成语左对孺子,右顾稚子孺子:妻子;稚子:幼儿。左边对着妻子,右边照顾着孩子。
成语拥孺人,抱稚子孺人:妻子;稚子:幼儿。搂着妻子,抱着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