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色;美貌。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四:“怕你不聪明?怕你不稔色?怕你没才调?”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摺:“稔色人儿,可意冤家。”
王季思校注:“稔色,美色之意。”
明叶宪祖《金翠寒衣记》第一摺:“无端稔色,有人错爱。”
汉稔年丰年。 唐钱起《江行无题》诗之叁一:“岸草连荒色,村声乐稔年。” 清曹寅《经郯城从行摘柿偶述》诗:“稔年餘木实,洼地喜天晴。”
汉村沙段谓相貌丑陋。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七:“不稔色,村沙段:鶻鴒乾澹,向日头獾儿般眼;吃蝨子猴猻儿般脸。”
汉姿姿媚媚... 美丽动人的样子。 宋柳永《击梧桐》词:“香靨深深,姿姿媚媚,雅格奇容天与。”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整整齐齐忒稔色,姿姿媚媚红白。” 元关汉卿《玉镜臺》第叁摺:“我见他姿姿媚媚容仪,我几曾稳稳安安坐地。” ...
汉青旌1.见“青雀旌”。2.青色的旗帜。木青色主生,故可作為投降不杀标志。 《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十年》:“﹝张玄稔﹞以状白承训,约期杀贼将,举城降,至日请立青旌為应。” 胡叁省注:“木行色青,木主生,使立青旌,以示不杀。” ...
汉训武讲习武事。 《旧唐书‧文苑传中‧许景先》:“此则训武习戎,时习不闕,待寇寧岁稔,率由旧章。” 宋晁补之《上吴相公书》:“夫太宗修文训武,以培其基;真宗隆政讲事,以润其色;仁宗陶之以仁,表之以孝,四十二年,天下乂安,无狗吠之警。” 明高啟《长洲苑》诗:“讲蒐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