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食邑。卿大夫的封地。
《商君书‧境内》:“故爵大夫就為公大夫,就為公乘,就為五大夫,则税邑叁百家。”
汉食邑1.靠封邑租税生活。 《国语‧晋语四》:“大夫食邑。” 北魏酈道元《水经注‧阴沟水》:“东南流,逕山桑邑南,俗谓之北平城,昔文钦之封山桑侯,疑食邑于此。”2.指古代君主赐予臣下作為世禄的封地。 《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将兵守景陵二十日,叁秦使章平等 ...
汉率税唐代由率贷转化而来的一种杂税。率贷在名义上是向富户借钱,率税则為按财產的多少而抽税。 唐元稹《论当州朝邑等代纳率钱状》:“缘夏阳、韩城两县残破,量减逃户率税,每年摊配朝邑、澄城、郃阳叁县代纳钱六百七十九贯九百二十一文。”参见“率贷”。 ...
汉虚邑1.空虚之邑。 《易‧升》:“九叁,升虚邑。象曰:升虚邑,无所疑也。” 孔颖达疏:“若升空虚之邑也。” 宋朱熹《安溪书事》诗:“清溪流不极,夕雾起嵐阴。虚邑带寒水,悲风号远林。”2.名义上的封邑。封君在这些封地上没有徵收赋税的经济权。 唐韩愈《清边郡 ...
汉汤沐邑1.周代供诸侯朝见天子时住宿并沐浴斋戒的封地。 《礼记‧王制》:“方伯為朝天子,皆有汤沐之邑於天子之县内。” 郑玄注:“给齐戒自絜清之用。浴用汤,沐用潘。” 孔希旦集解:“方伯汤沐之邑在天子之县内者,即《左氏》、《公羊》所谓朝宿之邑也,《左氏》、 ...
汉赐邑天子或诸侯赐给的食邑。 《左传‧僖公五年》:“陈辕宣仲怨郑申侯之反己於召陵,故劝之城其赐邑,曰:‘美城之,大名也,子孙不忘,吾助子请。’乃為之请於诸侯而城之,美。遂譖诸郑伯,曰:‘美城其赐邑,将以叛也。’申侯由是得罪。” 《商君书‧境内》:“故爵五大夫,皆 ...
成语大风之歌西汉初年,刘邦平定天下后巡视全国,回到家乡沛县,他大摆宴席款待亲朋好友,在酒宴上击筑唱起《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然后将沛县作为他的汤沐邑,世代不收赋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