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现;显示。
唐李商隐《唐容州经略使元结文集后序》:“翦餘斩残,程露血脉。”
汉露头1.巖石、矿脉和矿床露出地面的部分。矿床的露头是矿床存在的直接标记。也叫矿苖。 何永鰲《火焰山上四十天》:“火焰山的外壳是很难找到菱铁矿的露头的。” 《叁侠五义》第四回:“我家相公虽有些神通,却不敢露头,惟恐妖言惑眾。” 吴组緗《山洪》二:“ ...
汉露才扬己显露才能,表现自己。 汉班固《<离骚>序》:“今若屈原,露才扬己,竞乎危国群小之閒,以离谗贼。”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辨骚》:“班固以為露才扬己,忿懟沉江。” 宋曾季貍《艇斋诗话》:“古人用心忠厚如此,异乎今人露才扬己,未有寸长者,已讥议前辈。” 梁啟超 ...
汉餐风宿露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元杨暹《西游记》第二十齣:“师父力多般,餐风宿露忙投窜,宵衣旰食无攛断,受驱驰百万端。” 明高明《琵琶记‧寺中遗像》:“儿在程途,又怕餐风宿露,求神问卜,把归期暗数。” ...
汉吐露1.谓说出实情或真心话。 唐白居易《苏州刺史谢上表》:“尘瀆皇鉴,吐露赤诚。” 元刘壎《隐居通议‧杂录》:“盖急于吐露,而忘其裁制也。” 《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焦氏、焦榕初时抵赖,动起刑法,方纔吐露真情。” 柔石《人鬼和他底妻的故事》:“ ...
汉流露思想感情等不自觉地表现出来。 清昭槤《啸亭续录‧王鸿绪》:“盖其心有所阴蓄,不觉流露於书,故古人不使奸人着史以此。” 秦牧《艺海拾贝‧鲜花百态和艺术风格》:“写作者达到比较成熟的境界,自己的特点充分流露,风格就產生了。”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 ...
成语披霜冒露冒:冲。身披寒霜,头顶寒露。形容星夜兼程赶路。
成语披霜带露身披寒霜,头顶寒露。形容星夜兼程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