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比喻人庸庸碌碌不成材。
《儒林外史》第二回:“人生世上,难得的是这碗现成饭,只管稂不稂莠不莠的到几时?”
2.形容样子狼狈。
梁斌《播火记》叁叁:“这群人稂不稂莠不莠的,一直跑到城门口站下,喘了喘气。”
既不象稂,也不象莠。比喻不成材,没出息。
láng bù láng yǒu bù yǒu
他一辈子就这样~的。
作谓语、分句、定语
汉不稂不莠《诗‧小雅‧大田》:“既坚既好,不稂不莠。” 朱熹集传:“稂,童粱;莠,似苗。皆害苗之草也。”本谓田中没有野草。后以喻不成材或没出息。 明毕万《竹叶舟‧收秀》:“一身无室无家,半世不稂不莠。” 《红楼梦》第八四回:“第一要他自己学好纔好;不然,不稂不莠 ...
汉稂莠泛指对禾苗有害的杂草。常比喻害群之人。 《国语‧鲁语上》:“子服之妾衣不过七升之布,马餼不过稂莠。” 《后汉书‧王符传》:“夫养稂莠者伤禾稼,惠姦轨者贼良民。” 唐舒元舆《坊州按狱》诗:“去恶犹农夫,稂莠须耘耨。” 明姚汝循《郡斋咏怀》:“弃捐 ...
汉童稂形似禾苗而不结实的一种野草。 《国语‧鲁语上》“马餼不过稂莠”叁国吴韦昭注:“稂,童稂也。”
汉比比1.频频;屡屡。 《诗‧大雅‧桑柔》:“於乎有哀,国步斯频。” 汉郑玄笺:“频,犹比也。哀哉,国家之政,行此祸害比比然。” 《汉书‧哀帝纪》:“郡国比比地动。” 顏师古注:“比比,犹言频频也。” 唐高彦休《唐闕史‧裴晋公大度》:“正郎感激之外,比比乖事大之 ...
汉流品品类;等级。本指官阶,后亦泛指门第或社会地位。 《宋书‧王僧绰传》:“元嘉二十六年,徙尚书吏部郎,参掌大选。究识流品,諳悉人物,拔才举能,咸得其分。” 明谢肇淛《五杂俎‧事部二》:“今世流品,可谓混淆之极。婚娶之家,惟论财势耳,有起自奴隶,骤得富贵,无不结姻 ...
成语不稂不莠稂:狼尾草;莠:狗尾草。本指禾苗中中无野草。后比喻人不成才,没出息。
成语稂莠不齐有好人也有坏人,好的坏的混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