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着酒杯喝酒。
北周庾信《周祀宗庙歌》:“受釐彻俎,饮福移樽。”
唐戴叔伦《抚州处士胡泛见送》诗:“移樽铺山曲,祖帐查溪阴。”
清孔尚任《桃花扇‧骂筵》:“下官约同龙友,移樽赏心亭。”
汉移樽就教... 上共饮,以便请教。亦指主动地前去向人请教。 《儿女英雄传》第叁七回:“是舅母岳母移樽就教,给他父母贺喜。” 《镜花缘》第二四回:“多九公道:‘也罢,我们 ...就教罢。’”
汉北海1.古代泛指北方最远僻之地。 《左传‧僖公四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荀子‧王制》:“北海则有走马吠犬焉,然而中国得而畜使之。” 杨倞注:“海谓荒晦绝远之地,不必至海水也。” 《北史‧突厥传》:“自轩辕以来,獯粥多為边患 ...
汉斟酌1.倒酒;注酒。 《后汉书‧方术传下‧左慈》:“慈乃為齎酒一升,脯一斤,手自斟酌,百官莫不醉饱。” 唐夷陵女郎《空馆夜歌》:“绿樽翠杓,為君斟酌。”2.指饮酒。旧题汉苏武《诗》之一:“我有一樽酒,欲以赠远人。愿子留斟酌,叙此平生亲。” 宋向子諲《梅花引‧ ...
汉铜鞮1.春秋晋邑名。在今山西省沁县南。 晋平公曾筑铜鞮宫於此。 汉置县,治所在今山西省沁县南。 北魏以后屡有迁移。 明洪武初废入沁州。 《左传‧成公九年》:“秋,郑伯如晋,晋人讨其贰於楚也;执诸铜鞮。” 杜预注:“铜鞮,晋别县,在上党。” 杨伯峻注:“据 ...
汉叁宿恋佛教语。 《后汉书‧襄楷传》:“浮屠不叁宿桑下,不欲久生恩爱,精之至也。” 李贤注:“言浮屠之人寄桑下者,不经叁宿便即移去,示无爱恋之心也。”后因以“叁宿恋”指对世俗的爱恋之情。 宋苏軾《别黄州》诗:“桑下岂无叁宿恋,樽前聊与一身归。” 金元好问 ...
成语移樽就教樽:古代盛酒器;就:凑近。端着酒杯离座到对方面前共饮,以便请教。比喻主动去向人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