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1.谓承续,因袭。
《国语‧周语下》:“有崇伯鯀,播其淫心,称遂共工之过,尧用殛之于羽山。”
韦昭注:“称,举也。举遂共工之过者,谓鄣洪水也。”
2.成就。
北魏酈道元《水经注‧济水》:“迁在沇州,乃简朱轩授使司马登,令纘茂前绪称遂休功。”
II
称心遂意。
唐杜甫《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诗:“胡為困衣食,顏色少称遂。”
宋苏洵《上韩昭文论山陵书》:“尽公力而為之,以称遂臣子不忍之心。”
汉遂心如意犹言称心如意。 《红楼梦》第四六回:“天底下的事,未必都那麼遂心如意的。” 《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我合你公公一年的提心吊胆,到今日且喜遂心如意了。”端木蕻良《乡愁》五:“他觉得儿子大了,要有一个遂心如意、知疼知热的也好。”亦作“遂心满意” ...
汉遂匠周代官名遂人、匠人的合称。 《仪礼‧既夕礼》:“既正柩,宾出,遂匠纳车于阶閒。” 郑玄注:“遂匠,遂人、匠人也。遂人主引徒役,匠人主载柩窆,职相左右也。”
汉遂志实现志愿;满足愿望。 《易‧困》:“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 《宋书‧袁粲传》:“修道遂志,终无得而称焉。” 宋杨亿《受詔修书述怀感事叁十韵》:“一麾终遂志,阮籍去骑驴。” 《后水滸传》第四回:“我杨幺稍若遂志,必行戮奸除佞。” 章炳麟《辨诗》 ...
汉遂心称心;合自己的心意。 《魏书‧张彝传》:“而才轻任重,多不遂心。” 《敦煌变文集‧父母恩重经讲经文》:“行藏逐意皆能遂,出入遂心到处安。”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十九章:“可怜的秀兰,女婿那个样子,她该是多麼不遂心啊!” ...
汉遂贤荐举贤能之士。 《梁书‧王僧辩传》:“赞俊遂贤,称于秦典。”
成语遂心如意犹言称心如意。亦作“遂心满意”、“遂心快意”。
成语遂心快意指称心满意
成语遂心满意指称心满意
成语半身不遂遂:通“随”,顺从。原为医学病症名,指半边身体不能随意转动。有时比喻诗文部分好,部分不好,不够匀称。
成语快心遂意犹言称心如意。形容心满意足,事情的发展完全符合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