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述;称说。
宋苏軾《凤翔八观‧诅楚文》诗:“计其所称诉,何啻桀紂乱。”
汉词诉诉讼。 宋陆游《奏筠州反坐百姓陈彦通诉人吏冒役状》:“臣近因民间词诉,勘会到本路筠州百姓陈彦通,因诉事夹带,称高安县押录陈谅,经两次徒杖罪断罢,不合冒役事。” 宋俞文豹《吹剑四录》:“抑见禁罪囚及词诉者,或从疏放,或从末减令……临川黄崖宰是邑,谓此钱 ...
汉越诉越级上诉。 《唐律疏议‧斗讼‧越诉》:“诸越诉及受者,各笞四十。” 《元典章‧刑部十五‧告罪不得称疑》:“如有论告本管官司者,许令直赴上司陈告,其餘并不得越诉。” 清吴樾《意见书》:“其对平民也,滥刑苛法,不许越诉。” ...
汉诉讼向执法机关提出控告、申诉,要求评判曲直是非。 《后汉书‧陈宠传》:“西州豪右并兼,吏多姦贪,诉讼日百数。” 宋苏舜钦《太子太保韩公行状》:“郡将皇甫选為世吏师,开公治状,叹伏不已,又貽之书而称美之。自是他邑诉讼之不决者,必属公平处。” 梁斌《红旗谱 ...
汉诉理所官署名。 宋元祐元年置。掌重新审理熙寧元年正月以后至元丰八年叁月八日大赦以前,命官与诸色人等判罪案件。如有冤屈,予以申雪。 《宋史‧哲宗纪一》:“﹝元祐元年﹞叁月辛未……置诉理所,许熙寧以来得罪者自言。”亦省称“诉理”。 宋岳珂《桯史‧永泰輓 ...
汉诉辞诉状。 《晋书‧刘隗传》:“百姓諠譁,士女纵观,咸曰其冤。 伯息忠诉辞称枉。”
成语犹豫不决战国时期,秦军围困赵都邯郸,赵孝成王派人向魏安厉王求援。魏将晋鄙屯兵汤阴,派人见平原君要赵孝成王同意秦王称帝,平原君犹豫不决,齐国谋士鲁仲连请平原君告诉魏国使者辛垣衍不要让秦称帝的理由,必须共同抗秦 ...
成语言听计从楚汉相争时期,齐王韩信一举击败项羽的20万大军,项羽派谋士武涉去劝韩信亲近他,与刘邦为敌或者自己称王、三分天下,告诉他一旦项王失败,下一个就轮到韩信了。韩信说:“汉王十分信任我,对我言听计从,我不能失道义。” ...
成语近悦远来春秋时期,楚国大夫沈诸梁因封地于叶被称为叶公,孔子周游列国,来到楚国的叶邑,叶公向他请教怎样治理一个地方。孔子回答:“近者悦,远者来。”告诉他要先让境内的人民欢悦无怨,于是远处的人就会慕名而来投奔 ...
成语悦近来远春秋时期,楚国大夫沈诸梁因封地于叶被称为叶公,孔子周游列国,来到楚国的叶邑,叶公向他请教怎样治理一个地方。孔子回答:“近者悦,远者来。”告诉他要先让境内的人民欢悦无怨,于是远处的人就会慕名而来投奔 ...
成语擢发难数战国时期,魏国大夫须贾门客范雎跟随须贾出访齐国,受到齐襄王的称赞。须贾回国后告诉相国魏齐,魏齐要杀范雎。范雎大难不死,逃到秦国改名张禄当上相国,须贾到秦国求秦不要攻魏,须贾向张禄忏悔说自己的罪太多,擢发难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