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称栩”。
夸大;夸耀。
《明史‧徐石麒传》:“枚卜大典,日宣称詡徇私。”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七:“古无别号,起于史卫王,紈裤子弟创‘云麓’、‘十洲’之号,互相称栩。”
汉称栩见“称詡”。
汉詡詡I1.自得貌。 汉焦赣《易林‧离之中孚》:“魴鱮詡詡,利来无忧。” 宋司马光《答德顺军刘太博书》:“光常病世人称交友者,相遇则詡詡笑言,以酒食相悦。” 明归有光《赠司仪杨君序》:“故詡詡焉恣其欲而已,国家之利害,生民之休戚不问也。” 清蒲松龄《聊斋 ...
汉称尊1.自居第一,自以為最好。 元乔吉《沉醉东风‧倩人扶观璚华》曲:“仙裙翡翠薄,宫额鹅黄嫩,牡丹也不敢称尊。”2.犹言称帝。 锄非《驱满酋必先杀汉奸论》:“有王济高詡之谋画,於是慕容鲜卑也,乃起昌黎而南面称尊矣。” 鲁迅《南腔北调集‧沙》:“他们都是自 ...
汉蒋生径东汉蒋詡,哀帝时為兗州刺史,廉直有名声。 王莽摄政,詡称病免官,隐居乡里。舍前竹下闢叁径,唯故人羊仲、求仲与之游。后多以“蒋生径”指称隐者之所处。 《文选‧谢灵运<田南树园激流植援>诗》:“寡欲不期劳,即事罕人功。惟开蒋生径,永怀求羊踪。” 李善注引 ...
汉无当I不值,不逢。 《楚辞‧九辩》:“萷櫹槮之可哀兮,形销鑠而瘀伤;惟其纷糅而将落兮,恨其失时而无当。” 王逸注:“不值圣王,而年老也。”II1.不合乎;不符合。 《礼记‧学记》:“鼓无当於五声,五声弗得不和;水无当於五色,五色弗得不章。” 2.指物体无底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