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才,贤才。
《后汉书‧陈蕃传》:“夫狱以禁止姦违,官以称才理物。若法亏於平,官失其人,则王道有缺。”参见“称材”。
汉才雄1.杰出的人才。 《后汉书‧竇融传赞》:“悃悃安丰,亦称才雄。” 唐李白《送程刘二侍御兼独孤判官赴安西幕府》诗:“安西幕府多才雄,喧喧唯道叁数公,绣衣貂裘明积雪,飞书走檄如飘风。”2 ...
汉才卿才子。 元无名氏《来生债》第二摺:“﹝卜儿﹞居士,那称才卿的,可是怎生?﹝正末﹞他那等空傲慢的,唤做才卿;那等假老成的,唤做甚麼好古。”
汉秀才1.优异之才。 《管子‧小匡》:“农之子常為农,朴野不慝,其秀才之能為士者,则足赖也。” 尹知章注:“农人之子,有秀异之材可為士者,即所谓生而知之,不习而成者也。”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吴廷尉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汉荀悦《汉纪‧武 ...
汉遗才1.谓荐举、科举遗漏人才;埋没人才。 叁国魏曹植《七啟》:“举不遗才,进各异方。” 唐贾岛《送沉秀才下第东归》诗:“下第子不耻,遗才人耻之。”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五:“谁遣文章太惊俗,何缘场屋不遗才。”2.未被发现或未受重视的人才。 《晋书‧忠 ...
汉高才生1.才质颖异之士。 《后汉书‧儒林传序》:“又詔高才生受《古文尚书》、《毛诗》、《穀梁》、《左氏春秋》,虽不立学官,然皆擢高第為讲郎,给事近署,所以网罗遗逸,博存眾家。”亦作“高材生”。 清黄遵宪《杂感》诗:“亦有高材生,各自矜爪觜。”2.称聪明颖慧 ...
成语百里之才百里:方圆百里之地。指能治理方圆百里地区的人才。后称才能平常的人。
成语百里才称才能平常的人
成语郎才女貌郎:旧指女子对丈夫或情人的称呼。男的有才气,女的有美貌。形容男女双方很相配。
成语公才公望才:才识;望:名望。才识名望可称公辅的地位。
成语江淹才尽南朝梁江淹,少有文名,世称江郎。晚年诗文无佳句,时人谓之才尽。后来常用于比喻才思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