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衡量人情。
《礼记‧叁年问》:“叁年之丧,何也?曰:称情而立文,因以饰群,别亲疏贵贱之节,而弗可损益也。”
郑玄注:“称情而立文,称人之情轻重,而制其礼也。”
II
犹称心。
晋陶潜《感士不遇赋》:“靡潜跃之非,常傲然以称情。”
《南史‧范泰传》:“自古体大而思精,未有此也。恐世人不能尽之,多贵古贱今,所以称情狂言耳。”
唐李白《行路难》诗之二:“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汉道情1.道义;情理。 南朝宋谢灵运《述祖德》诗之二:“拯溺繇道情,龕暴资神理。” 前蜀韦庄《江上村居》诗:“本无踪跡恋柴扃,世乱须教识道情。”2.修道者超凡脱俗的情操。 《世说新语‧文学》“汰法师”刘孝标注引《安法师传》:“竺法汰者,体器弘简,道情冥到。 ...
汉达情1.表达情意。 唐孔颖达《<尚书正义>序》:“窃以古人言语,惟在达情。” 唐竇臮《<述书赋上>序》:“古者造书契,代结绳,初假达情,浸乎竞美。”2.对各种情况清楚明白。 清唐甄《潜书‧抑尊》:“善治必达情,达情必近人。”3.达观的情怀。 清陈确《哭吴子仲木文》 ...
汉隐情1.隐瞒情况。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夫子之家事治,言於晋国无隐情。” 《东观汉记‧和熹邓后传》:“不加鞭箠,不敢隐情,宫人咸称神明。”2.难言的事情。 清顾炎武《上国馨叔书》:“乃其中别有隐情,上下推諉,不能即审。” 冰心《寄小读者》十四:“造物 ...
汉骚情1.指《离骚》所体现的情调。 清张佩纶《论闺秀诗》诗之十二:“骚情諫疏到今称,嫵媚何当属魏徵。”2.风骚,轻佻。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十八章:“生怕看见翠娥骚情的样子,他心软,两声‘妹子’叁声‘哥’,他就控制不住自己了。” 欧阳山《苦斗》四二:“你 ...
汉辞情1.话语和文辞的情感。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谢公语同坐曰:‘家嫂辞情慷慨,致可传述,恨不使朝士见。’”唐吴兢《贞观政要‧俭约》:“刘后手疏啟请,辞情甚切。”2.指文章的情致、格调。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事类》:“学贫者,迍邅於事义;才馁 ...
成语风土人情风土:山川风俗、气候等的总称;人情:人的性情、习惯。一个地方特有的自然环境和风俗、礼节、习惯的总称。
成语称心快意遇事如意,心情舒畅。称心:恰合心愿。快意:心情爽快舒适。
成语不情之请情:情理。不合情理的请求(称自己提出请求时的客气话)。
成语情深友于友于:本指兄弟相爱,后亦为“兄弟的”代称。比喻情谊比兄弟之间还要深厚。
成语王法无情王法:封建时代称国家法律。国家的法律是不讲情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