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行德教。
《书‧君奭》:“惟兹四人昭武王,惟冒丕单称德。”
孔传:“惟此四人明武王之德,使布冒天下,大尽举行其德。”
2.衡量德行。
《管子‧君臣下》:“称德度功,劝其所能。”
尹知章注:“既称其德,又度其功。”
汉顺德者昌,逆德者亡符合道德的就可以昌盛,违逆道德的就遭到灭亡。 《汉书‧高帝纪上》:“臣闻‘顺德者昌,逆德者亡’,‘兵出无名,事故不成’。” 明朱鼎《玉镜臺记‧石勒称王》:“告大王,顺德者昌,逆德者亡,欲一天下,当顺民心。”亦作“顺道者昌,逆德者亡”。 《叁国志‧魏志‧ ...
汉艳称1.谓以容色艷美着称。 明沉德符《野获编‧刑部‧叛臣妻女没官》:“近年平播州,杨应龙媳田氏当没官,田亦有艳称,诸勋戚争先求恳。” 明沉德符《野获编‧果报‧守土吏狎妓》:“刘素有艳称,对簿日呼之上,諦视之,果光丽照人。”2.称羡。 清余怀《板桥杂记‧軼 ...
汉颂德碑《后汉书‧竇章传》:“贵人早卒,帝追思之无已,詔史官树碑颂德。”后因称歌颂功德的碑刻為颂德碑。 唐封演《封氏闻见记‧颂德》:“在官有异政,考秩已终,吏人立碑颂德者,皆须审详事实,州司以状闻奏,恩敕听许,然后得建之,故谓之‘颂德碑’,亦曰‘遗爱碑’,《书》称 ...
汉道德1.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為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道德观念。 《韩非子‧五蠹》:“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於智谋,当今争於气力。” 《后汉书‧种岱传 ...
汉酒德1.谓酒后的行為表现。指酒后昏乱。 《书‧无逸》:“无若殷王受之迷乱,酗于酒德哉!”孔传:“言紂心迷政乱,以酗酒為德。” 蔡沉集传:“酗酒谓之德者,德有凶有吉,韩子所谓道与德為虚位也。” 《晋书‧刘隗周顗等传论》:“顗招时论,尤其酒德。 《礼经》曰:‘瑕 ...
成语称德度功称:衡量;度:估量。对被任用的人既要考虑到他的品德,也要考虑到他的功劳。
成语称功诵德称:称道;功:功绩;德:德行。颂扬功绩和德行。
成语无德而称①无何恩德可以称道。②指德高不可言状。
成语称功颂德称颂功德。
成语功德无量功德:功业和德行;无量:无法计算。旧时指功劳恩德非常大。现多用来称赞做了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