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称誉举荐。
《史记‧秦始皇本纪》:“今高素小贱,陛下幸称举,令在上位,管中事。”
叁国魏刘劭《人物志‧接识》:“论以同体,然后乃悦,於是乎有亲爱之情,称举之誉。”
2.称说列举。
唐韩愈《唐故朝散大夫董府君墓志铭》:“上介尚书左僕射陆公长源……闻其所為,每称举以戒其子。”
元戴表元《<齐东野语>序》:“他所称举,旁闻曲证,如归泰山之颠而记封邱之壝,过矍相之圃而数射夫之序。”
汉豪举1.谓豪侠之人互相称举以自炫耀。 《史记‧魏公子列传》:“平原君之游,徒豪举耳,不求士也。” 司马贞索隐 ...... 》:“有司请罢杭州榷酤,乃使豪举之家坐专其利,贫弱之户岁责所输,本欲惠民,乃成侵扰。”
汉独举... 江亨泉為吴之太仓人,亦拜南御史,以乡曲情,于申王两政府已许之,而难于独举;适有黄先籍一事,南臺长為耿楚侗,遂并题请改北。”3.独受称举。 《淮南子‧繆称训》:“帝王者多矣,而叁王独称;贫贱者多矣,而伯夷独举。”
汉称遂I1.谓承续,因袭。 《国语‧周语下》:“有崇伯鯀,播其淫心,称遂共工之过,尧用殛之于羽山。” 韦昭注:“称,举也。举遂共工之过者,谓鄣洪水也。” 2.成就。 北魏酈道元《水经注‧济水》:“迁在沇州,乃简朱轩授使司马登,令纘茂前绪称遂休功。”II称心遂意。 ...
汉称秩谓按照次序举行。 《书‧洛誥》:“惇宗将礼,称秩元祀。” 曾运乾正读:“称,举;秩,次序也。”
汉称意合乎心意。 《汉书‧盖宽饶传》:“以宽饶為太中大夫,使行风俗,多所称举贬黜,奉使称意。” 唐权德舆《放歌行》:“男儿称意须及时,闭门下帷人不知。” 明高啟《练圻老人农隐》诗:“旅游叁十不称意,年 ...
成语称贤使能称:举;使:用。举用贤能人士,使其发挥所长。
成语内称不避亲,外举不避怨举:推荐。举荐身边的人,即使是亲属也不回避;举荐外面的人,即使是仇敌也不躲开。形容办事公正无私。
成语称贤荐能称:称扬。指重视人才,推举贤能。
成语举觞称庆觞:古代盛酒器。举杯庆贺,表示喜悦。
成语举足轻重西汉末年,窦融在河西为官,王莽当政时,他为波水将军。刘玄当政时,他为巨鹿太守,刘玄兵败时,他为河西五郡大将军,握有重兵,在地方威信很高,他看到刘秀得政权后就归顺东汉。刘秀封他为凉州牧,称他在政坛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