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按等级给与俸禄。
《资治通鉴‧晋惠帝永兴二年》:“凡江东豪杰名士,咸加收礼,為将军、郡守者四十餘人;或有老疾,就加秩命。”
汉秩叙1.谓依班次受禄。 《周礼‧天官‧宫伯》:“掌其政令,行其秩叙,作其徒役之事。” 贾公彦疏:“秩,谓依班次受禄;叙者,才蓺高下為次第。”一说,秩叙谓士庶子更番宿卫之次第。一月之次谓之秩,一岁之次谓之叙。见王引之《经义述闻》卷八。2.正常的次序。 《周礼 ...
汉鐫秩谓降级或降职。 宋俞文豹《吹剑录》:“董鉅堂為镇江倅牒漕试,已十七人,求者未已。 文豹因进过额之说。公曰:‘过额不过鐫秩,若成得一士友,何惜一官。’”明沉德符《野获编‧列朝二‧世宗圣孝》:“吏部尚书廖纪復疏谓‘登以母老赴官偶迟,宜鐫秩示罚’。上命 ...
汉开秩亦作“开袟”。1.犹开卷。 南朝梁江淹《杂体诗‧效谢惠连<赠别>》:“点翰咏新赏,开帙莹所疑。”2.指每个十年的第一年(如十一年,二十一年等)。因十年為一秩,故称。语本唐白居易《思旧》诗:“已开第七秩,饱食仍安眠。” 《清史稿‧高宗纪二》:“十一年春正月 ...
汉降秩贬降官秩。 宋叶适《厉领卫墓志铭》:“又用中司疏,降秩徙邵州。” 《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天禧四年》:“帝慰諭久之,乃命学士刘筠草制,各降秩一级,罢相。”
汉秩祀依礼分等级举行之祭。 《孔丛子‧论书》:“孔子曰:‘高山五岳定其差,秩祀所视焉。’”唐柳宗元《湘源二妃庙碑》:“唐命秩祀,兹邑攸主。” 明许宗鲁《东岳》诗:“秩祀严东土,明禋冠五宗。” 清姚鼐《宋双忠祠碑文》:“今天子褒礼忠节,虽亲与圣朝為敌难而殞 ...
成语移风易俗西汉初年,社会秩序很不安定,虽然国力得到一定的恢复,但社会风气没有大的改观。贾谊看到这个问题深为忧虑,就上书汉文帝:虽然政权已经改变,但社会遗风余俗依然存在,而移风易俗、使人心趋向正道的使命不能推卸,不能只用文书往来应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