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的一种。產於秦地山中,故名。
宋李石《续博物志》卷六:“秦龟,即山中龟,不入水。”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介一‧秦龟》:“山龟。
宗奭曰:‘龟则四方皆有,但秦地山中多老龟。极大而寿,故取為用,以地别名。’”
汉龟阴田1.指山东龟山北面的土地。 春秋鲁定公十年(公元前500年),鲁国在孔子帮助下,迫使齐景公归还了以前侵夺的鲁国叁邑,即此。 《左传‧定公十年》:“齐人来归鄆、讙、龟阴之田。”此事亦载於《史记‧孔子世家》。后遂用作典故;或以“龟阴田”比喻归还的失地 ...
汉龟化城四川成都的别称。 晋干宝《搜神记》卷十叁:“秦惠王二十七年,使张仪筑成都城,屡穨。忽有大龟浮于江,至东子城东南隅而毙。 仪以问巫。巫曰:‘依龟筑之。’便就。故名‘龟化城’。”亦省称“龟城”。 唐戎昱《成都暮雨秋》诗:“九月龟城暮,愁人闭草堂。” ...
汉龟步四川成都筑城的故事。相传“州城,秦惠王二十七年,张仪所筑。初仪筑城,屡穨不立,忽有大龟周行旋走,巫言依龟行处筑之,遂得坚立。”事见《元和郡县志‧剑南道上》。 唐骆宾王《畴昔篇》:“川平烟雾开,游戏锦城隈。墉高龟步转,水净雁文迴。”参见“龟化城”。 ...
汉龟贝龟甲和贝壳。古代亦用作货币,至秦而废。 《史记‧平準书论》:“农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龟贝金钱刀布之币兴焉。” 南朝齐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既龟贝积寝,緡襁专用。” 明刘基《赠道士蒋玉壶长歌》:“琉璃云母龟贝朋,琳房璧甓珵阶陞。” ...
汉错龟為占卜设置龟甲。错,通“措”。 《战国策‧秦策一》:“襄主错龟,数策占兆,以视利害。” 鲍彪注:“‘错’,‘措’同,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