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小篆。
《汉书‧艺文志》:“《苍頡》七章者……文字多取《史籀篇》,而篆体復颇异,所谓秦篆者也。”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练字》:“秦灭旧章,以吏為师,乃李斯删籀而秦篆兴,程邈造隶而古文废。”
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一章第一节:“李斯订定文字,依据籀文、古文,笔划力求简省划一,称為秦篆,或称小篆。”
1小篆小篆, 秦篆 辨析>>
汉小篆1.秦代通行的一种字体,省改大篆而成。亦称秦篆,后世通称篆书。今尚有《琅邪台刻石》、《泰山刻石》等残石存世。 汉许慎《<说文解字>序》:“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 ...
汉篆书... 体者,古文、奇字、篆书、隶书、繆篆、虫书。” 《晋书‧卫恒传》:“王莽时,使司空甄丰校文字部,改定古文,復有六书……叁曰篆书,秦篆书也。”
汉秦分秦隶。 康有為《广艺舟双楫‧分变》:“自石鼓為孔子时正文外,秦篆得正文之八分,名曰秦分。 吾邱衍说也。”
汉金篆1.鐘鼎上所铸的篆文。也泛指篆书、篆刻。 南朝梁元帝《请於州置学校表》:“洎乎秦焚金篆,周亡玉镜,群言争乱,诸子相腾。” 唐长孙无忌《进律疏表》:“大夫之述叁言,金篆腾其高轨。” 此山貰冶子释文:“金篆者,秦以前未有隶、楷,故字皆用篆,言篆字而以金铸之 ...
汉遗篆1.指古文字或古籍。因先秦古籍多用篆字,故称。 南朝梁沉约《和竟陵王抄书》:“汉壁含遗篆,名山多逸词。” 宋梅尧臣《雷逸老以仿石鼓文见遗因呈祭酒吴公》诗:“心喜遗篆犹在傍,以臼易臼庸何伤。” 清胡其毅《题传经堂赠卓大传》诗:“鸿都劫火悲遗篆,苕水 ...
成语彫虫篆刻虫书、刻符分别为秦书八体之一,西汉时蒙童所习。以之喻词章小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