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乐器的一种。
唐白居易《醉歌》:“罢胡琴,掩秦瑟,玲瓏再拜歌初毕。”
汉赵瑟指瑟。因这种乐器战国时流行於赵国,澠池会上秦王又要赵王鼓瑟(见《史记‧廉颇藺相如列传》),故称。 南朝齐谢朓《叁日侍华光殿曲水宴代人应詔》诗:“秦箏赵瑟,殷勤促柱。” 唐白居易《箏》诗:“赵瑟清相似,胡琴闹不同。” 清林大中《烈士行》:“秦箏赵瑟 ...
汉鼓瑟1.弹瑟。 《诗‧小雅‧鼓钟》:“鼓钟钦钦,鼓瑟鼓琴,笙磬同音。” 《楚辞‧远游》:“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 郭沫若《高渐离》第叁幕:“自来弹琴鼓瑟的人都是瞎子,他不应该多了一双眼睛。”2.汉杨惲与其妻感情甚篤,於《报孙会宗书》中曰:“家本秦也 ...
汉东瑟《史记‧廉颇藺相如列传》:“﹝赵王﹞与秦王会澠池。 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 赵在秦东。后因以“东瑟”谓国君受辱。 晋潘岳《西征赋》:“耻东瑟之偏鼓,提西缶而接刃。” 晋卢諶《览古》诗:“西缶终双击,东瑟不隻弹。” ...
汉秦箏古秦地(今陕西一带)的一种弦乐器。似瑟,传為秦蒙恬所造,故名。 叁国魏曹丕《善哉行》:“齐侣发东舞,秦箏奏西音。” 晋潘岳《笙赋》:“晋野悚而投琴,况齐瑟与秦箏。” 唐岑参《秦箏歌送外甥萧正归京》诗:“汝不闻秦箏声最苦,五色缠弦十叁柱。” 宋晏几道 ...
汉秦箏赵瑟秦国的箏和赵国的瑟。泛指名贵的乐器。 南朝宋鲍照《代白紵舞歌词》之二:“雕屏匼匝组帷舒,秦箏赵瑟挟笙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