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桃源洞。
宋杨亿《樱桃》诗:“石髓凝秦洞,珠胎剖汉津。”亦称“秦人洞”。
宋梅尧臣《依韵和吴正仲屯田重臺梅花诗》:“桃花已满秦人洞,杏树犹存董奉祠。”
汉秦人洞见“秦洞”。
汉洞庭1.广阔的庭院。 《庄子‧天运》:“帝张《咸池》之乐於洞庭之野。” 成玄英疏:“洞庭之野,天池之间,非太湖之洞庭也。” 叁国魏曹植《七啟》:“尔乃御文轩,临洞庭。” 宋苏軾《坤成节集英殿教坊词‧教坊致语》:“洞庭九奏,始识《咸池》之音;灵岳叁呼,共献后 ...
汉避秦1.晋陶潜《桃花源记》:“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復出焉。”后以“避秦”指避世隐居。 北周庾信《周大将军司马裔神道碑》:“夏阳适晋,得随会而同奔;东海避秦,与毛公而俱隐。” 唐苏广文《自商山宿隐居》诗:“闻道桃园堪避秦,寻幽数日不逢人 ...
汉洞主1.古代南方少数民族部落首领。 《陈书‧周迪传》:“琳至湓城,新吴洞主余孝顷举兵应琳。” 唐王建《送流人》诗:“水国山魈引,蛮乡洞主留。” 秦牧《艺海拾贝‧鸚鵡与蝴蝶鸟》:“它讲的是古代一个勇敢的青年猎手和一个美丽姑娘的故事,他们互相热爱着,却受 ...
汉玉洞1.巖洞的美称。亦指仙道或隐者的住所。 南朝梁虞羲《见江边竹》诗:“金明无异状,玉洞良在斯。” 唐卢纶《寻贾尊师》诗:“玉洞秦时客,焚香映绿萝。” 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二摺:“人间无路水茫茫,玉洞桃花空自香。”2.洞房的美称。 《群音类选‧草庐 ...
成语试才录用宋朝时期,眉州苏洵要为苏小妹订亲,很多学子纷纷慕名去提亲,苏小妹仅仅只看上了秦观的求婚文章,但决定亲自见面考试他,借上岳庙烧香之机当场出题考秦观,满意后觉得嫁他。新婚之夜要秦观过三关才能进洞房 ...
成语不知有汉,何论魏晋东晋时一渔夫只身划船进入一山洞,发现一座桃源,这里的居民男耕女织,大人小孩均参加劳动。他询问一个老人是何地,老人回答他说他们的祖先为躲避秦时的战乱而迁居到此,就没有出去过。渔夫问是什么朝代,老人回答:“不知有汉,何论魏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