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指春秋时期的秦晋两国。
《左传‧成公十一年》:“秦晋為成,将会於令狐。”
《国语‧晋语八》:“秦晋不和久矣。今日之事幸而集,子孙饗之。不集,叁军之士暴骨。”
北周庾信《慕容寧神道碑》:“衿带关辅,脣齿秦晋。”
2.春秋时秦晋两国世為婚姻,后因以指两姓联姻。
唐杜甫《送大理封主簿五郎亲事不合遂停》诗:“颇谓秦晋匹,从来王谢郎。”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摺:“倒陪家门,情愿与英雄结婚姻,成秦晋。”
苏曼殊《絳纱记》:“父有契友,固一乡祭酒,与吾父约,有子女必谐秦晋。”
汉秦晋之好春秋时秦晋两国世為婚姻,后因称两姓联姻為“ ...... ‘主公仰慕将军,欲求令爱為儿妇,永结秦晋之好。’” 《明史‧孙鑨传》:“乃 ...之好。”亦作“秦晋之盟”。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小 ...之盟,则唯命是听。”
汉秦晋之盟见“秦晋之好”。
汉西秦1.指秦国。以其地处西方,故称。 《文选‧张衡<西京赋>》:“是时也,并為彊国者有六,然而四海同宅,西秦岂不诡哉!”吕延济注:“言六国皆為秦并而居之,岂不异哉!”叁国魏曹植《七啟》之七:“故田光伏剑於北燕,公叔毕命於西秦。”2.指关中陕西一带秦之旧地。 晋陆机 ...
汉赠策1.《左传‧文公十叁年》载:晋大夫士会奔秦,晋恐士会為秦所用,就派人招他回国。 士会离秦时,“绕朝赠之以策,曰:‘子无谓秦无人,吾谋适不用也。’”孔颖达疏引服虔曰:“绕朝以策书赠士会。”后即以“赠策”谓致送书信或临别赠言。 清黄遵宪《将应顺天试仍用 ...
汉赠鞭《左传‧文公十叁年》载:晋大夫士会奔秦,晋恐士会為秦所用,就派魏寿餘到秦策动士会回晋。 士会离秦时,秦大夫绕朝“赠之以策,曰:‘子无谓秦无人,吾谋适不用也。’”杜预注:“策,马檛。”后即以“赠鞭”喻策马快行。 元关汉卿《四春园》第叁摺:“俺这里船临汴 ...
成语秦晋之匹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代互相婚嫁。泛指两家联姻。
成语秦晋之好春秋时,秦晋两国不止一代互相婚嫁。泛指两家联姻。
成语秦晋之盟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代互相婚嫁。泛指两家联姻。
成语秦晋之缘春秋时,秦晋两国不止一代互相婚嫁。泛指两家联姻。
成语秦欢晋爱春秋时,秦晋两国不止一代互相婚嫁。泛指两家联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