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鱼跃水面之称。旧俗认為是涨水之兆。
清梁章鉅《农候杂占》之四:“凡鱼跃离水面,谓之秤水。主水涨,高多少,则离水多少。”
2.每年旧历元旦至十二日,汲水秤其轻重,以卜一年旱涝或丰歉。
宋王得臣《麈史‧占验》:“江湖间人,常于岁除,汲江水秤,与元日又秤,重则大水。”
元陆友《研北杂志》卷下:“世谓正月叁日為田本命,浙西人谓之夏正叁,言夏正之叁日,俗以是日秤水,以重為上有年,则极验。”
汉秤薪量水谓勤俭持家。 《儿女英雄传》第叁叁回:“安老爷虽是研经铸史的通品,却是个秤薪量水的外行。” 《中国近代文论选‧读新小说法》:“《茶花女遗事》出,可令普天下善男子、善女人读;而独不许浪子读,妒妇读,囚首垢面之贩夫读,秤薪量水之富家翁读,胸罗四书五经、 ...
汉秤不离鉈秤和砣原為一整套衡具,喻事物之相联繫者不可使其分离。 孙锦标《通俗常言疏证‧什物》:“《合纵记》剧:自古道:‘公不离婆,秤不离鉈。’《梦笔生花絃索乐府》:‘水不离波,秤不离鉈。’” ...
汉秤象称象的体重。 《叁国志‧魏志‧邓哀王冲传》:“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 冲曰:‘致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太祖大悦,即施行焉。”后因以“秤象”為少年聪慧的典故。 唐王维《恭懿太子輓歌》之 ...
汉行秤市场上用的秤。 《水滸传》第叁八回:“李逵看那人时,六尺五六身材,叁十二叁年纪……手里提条行秤。” 《古今小说‧临安里钱婆留发跡》:“忽见戚老汉左手上横着一把行秤,右手提了一只大公鸡。” ...
汉等秤戥子和秤。泛指称东西的衡器。 元乔吉《水仙子‧為友人作》曲:“税钱比茶船上欠,斤两去等秤上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