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人民作為赋税向官府交纳的绢。
《宋史‧张锡传》:“锡命籍其地,收租绢岁二十餘万。”
汉租庸调唐代对受田课丁徵派的叁种赋役的并称。导源於北魏到隋代的租、调、力役制度。凡丁男授田一顷,岁输粟二斛、稻叁斛,谓之租;岁输绢二匹,綾、絁二丈,布加五之一,绵叁两,麻叁斤,非蚕乡则输银十四两,谓之调;役人力,岁二十日,闰加二日,不役者日纳绢叁尺,谓之庸,有事而加役 ...
汉义租封建时代向民间徵收的额外租粮。 《宋书‧柳元景传》:“元景方督义租,并上驴马,以為运粮之计。” 《隋书‧食货志》:“率人一床,调绢一疋,绵八两,凡十斤绵中,折一斤作丝,垦租二石,义租五斗。奴婢各准良人之半。牛调二尺,垦租一斗,义租五升。垦租送臺,义租纳郡,以 ...
汉垦租北齐徵收的粮税,有垦租、义租两种。垦租缴国家,义租缴地方政府。 《隋书‧食货志》:“﹝北齐河清叁年﹞率人一床,调绢一疋,绵八两,凡十斤绵中,折一斤作丝,垦租二石,义租五斗……垦租送臺,义租纳郡,以备水旱。”一床,指一夫一妻。 ...
汉酒租酒税。 《南史‧齐纪下‧废帝东昏侯》:“都下酒租,皆折输金,以供杂用。” 《宋史‧张九成传》:“既至,仓库虚乏,僚属请督酒租宿负苗绢未输者。 九成曰:‘纵未能惠民,其敢困民耶?’” ...
汉小绢狭幅的绢。 《魏书‧辛穆传》:“转汝阳太守,值水涝民飢,上表请轻租赋。帝从之,遂敕汝阳一郡,听以小绢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