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租米。
《儒林外史》第叁一回:“只是收来的租稻利息,遇着舍下困穷的亲戚朋友,娄老伯便极力相助。”参见“租米”。
汉租庸调唐代对受田课丁徵派的叁种赋役的并称。导源於北魏到隋代的租、调、力役制度。凡丁男授田一顷,岁输粟二斛、稻叁斛,谓之租;岁输绢二匹,綾、絁二丈,布加五之一,绵叁两,麻叁斤,非蚕乡则输银十四两,谓之调;役人力,岁二十日,闰加二日,不役者日纳绢叁尺,谓之庸,有事而加役 ...
汉早稻稻的一种。有插秧期早或生长期短、成熟早的特点。 唐白居易《春题湖上》诗:“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宋文天祥《与知吉州江提举万顷》:“盖吾州从来以早稻充民食,以晚稻充官租。” 周立波《山乡巨变》下十七:“早稻水上飘,晚稻插齐腰。” ...
汉稻田种稻的田。 《诗‧小雅‧白华》:“滮池北流,浸彼稻田。” 《汉书‧沟洫志》:“今内史稻田租挈重,不与郡同,其议减。” 《后汉书‧西南夷传‧邛都》:“其土地平原,有稻田。” 唐温庭筠《郊居》诗:“稻田鳧雁满晴沙,钓渚归来一径斜。” 宋苏辙《白鹤观》诗 ...
汉穀租1.谓以穀物等產品交纳租税。 《汉书‧贡禹传》:“农夫父子暴露中野,不避寒暑,捽屮杷土,手足胼胝,已奉穀租,又出槁税,乡部私求,不可胜供,故民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2.中国旧时对实物地租的通称。佃户以產品交纳。所纳產品各地不一,大致水田以稻穀、糙米為主,旱 ...
汉租挈收田租的约令。挈,通“契”。 《汉书‧沟洫志》:“今内史稻田租挈重,不与郡同,其议减。” 顏师古注:“租挈,收田租之约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