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指科道官。
明张居正《请宥言官以彰圣德疏》:“窃以為科道乃朝廷耳目之官。”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乾隆二年,上以翰林班在科道前,科道掛珠而翰林独否,不足以肃朝仪。”
2.指科道两衙门。
明周暉《金陵琐事‧雅謔》:“科道缺官,文选郎中请於张江陵。”
《明史‧职官志叁》:“大约舍人有两途,由进士部选者,得迁科道部属……不由科甲者,初授班序,及试中书舍人,不得迁科道部属。”
汉科道官... 明清六科给事中与都察院各道监察御史统称“科道官”。 明周暉《金陵琐事‧雅謔》:“张谓 ...... 《明史‧职官志一》:“凡京营操练,统以文武大臣,皆科道官巡视之。” 《清史稿‧圣祖纪一》:“八月丁未,试 ...官於保和殿,不称职者罢。”
汉科道两衙门... 明清时,六科给事中与都察院各道监察御史官署合称“科道两衙门”。 明周暉《金陵琐事‧雅謔》:“张江陵鈐束 ...... 眉吐舌略陈异己之说。” 清李渔《怜香伴‧欢聚》:“翰林院并科道两衙门各位老爷,都在堂上贺喜。”
汉开科... 得人那里去开科。”3.开场道白。 《警世通言‧福禄寿叁星度世》:“本道走来人丛外打一看时,只见一个先生,把着一个药瓢在手,开科道:‘五里亭亭一小峰,自知南北与西东。世间多少迷途客,不指还归大道中。’”
汉科白... 有容之词章,有韵之说部也。”2.指戏曲中的说白。 《儿女英雄传》第叁八回:“他又把头上那个道笠儿望下遮了一遮,便按住鼓板发科道……他说完了这段科白,又按着板眼,拍那鼓。”
汉科臣指科道官。 明刘若愚《酌中志‧外廷线索纪略》:“天啟四年叁月十九日,科臣傅櫆参汪文言,既逮詔狱,罪不可测,计无所出。”
成语打诨插科科:古曲戏曲中的表情动作。穿插在戏曲表演中的能使观众发笑的表演与道白。亦泛指引人发笑的动作与言谈。
成语两道三科说三道四,花言巧语。
成语撒科打诨穿插在戏曲表演中,使观众发笑的动作与道白。亦泛指引人发笑的言语、动作。
成语东涂西抹唐朝时期,才华出众的薛逢参加科举取中为官,但始终没有被提拔,还是穷困潦倒。一次他骑马上朝,碰巧遇到新科进士放榜,那些新贵在马上不可一世就是不让道。薛逢笑着说:“报道莫贫相!阿婆三五少年时,也曾东涂西抹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