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之一种。可以作杖、编席、製绳索。
《太平御览》卷九九五引汉杨孚《异物志》:“科藤围数寸,重於竹,可以為杖,篾以缚船及以為席,胜於竹也。”
南朝梁元帝《金楼子‧志怪》:“合浦有康头山,山上有一头鹿,额上戴科藤一枝,四条直上,各长丈许。”
汉榼藤豆科。木质藤本。二回羽状复叶,总叶轴先端有卷鬚。花黄色,圆锥花序。荚果木质,长可达一米,由多数节组成,每节一种子。种子扁圆形,富含油分。藤及种子药用;纤维供造纸或製人造棉。 晋嵇含《南方草木状‧榼藤》:“榼藤,依树蔓生,如通草藤也。其子紫黑色,一名象豆 ...
汉鉤藤植物名。茜草科。常绿攀援状灌木,小枝四方形。叶对生,椭圆形。通常在叶腋处生有由花序柄变成的弯鉤两枚,故名。中医学上以带鉤的茎枝入药,以治眩晕头痛、小儿惊风、高血压等症。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鉤藤》。 《红楼梦》第八四回:“先叫人去买了 ...
汉科头跣足露着头,赤着足。形容困苦或生活散漫。本科头徒跣跣”,后亦科头赤足”。 《叁国志‧魏志‧胡昭传》“昭善史书”裴松之注引叁国魏鱼豢《魏略》:“﹝焦先﹞飢不苟食,寒不苟衣,结草以為裳,科头徒跣。” 宋田昼《筑长堤》诗:“科头跣足不得稽,要与官长修长堤。” ...
汉毦藤植物名。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藤》:“毦藤,生山中,大小如苹蒿,蔓衍生。人採取,剥之以作毦,然不多。出合浦、兴古。” 繆啟愉校释:“也许是夹竹桃科羊角拗一类的植物。” ...
汉扶芳1.又名滂藤。卫茅科。以气生根攀登的常绿蔓生灌木。叶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有锯齿。茎、叶皆可入药,有活血止血、舒筋散瘀、止泻作用。 隋杜宝《大业杂记》:“五年,吴郡送扶芳二百树。其树蔓生,缠绕它树,叶圆而厚,凌冬不凋。夏月取其叶,微火炙使香,煮以饮,碧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