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简择。
《北史‧循吏传‧张华原》:“州狱先有繫囚千餘人,华原科简轻重,随事决遣,至年暮,惟有重罪者数十人。”
《北齐书‧文苑传‧樊逊》:“又问刑罚宽猛,逊对曰……但令释之、定国迭作理官,龚遂、文翁继為郡守,科简律令,一此宪章,欣闻汲黯之言,泣断昭平之罪。”
汉甲科1.古代考试科目名。 汉时课士分甲乙丙叁科。 《汉书‧儒林传序》:“平帝时王莽秉政……岁课甲科四十人為郎中,乙科二十人為太子舍人,丙科四十人补文学掌故云。”2.唐初明经有甲乙丙丁四科。 唐宋进士分甲乙科。 唐白行简《李娃传》:“於是遂一上,登甲 ...
汉科学1.科举之学。 宋陈亮《送叔祖主筠州高要簿序》:“自科学之兴,世之為士者往往困於一日之程文,甚至於老死而或不遇。”2.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知识体系。 毛泽东《在中国共產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人们必须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和研 ...
汉直言极諫科唐代科举常选之外有制科。制科不定期举行,由天子亲策,专用於网罗选用特殊人才。类似汉代的举贤良文学、孝廉方正。其中,以贤良方正直言极諫科、才识兼茂明於体用科最為常见,宋代沿之。 唐白行简《李娃传》:“遇大比,詔徵四方之雋,生应直言极諫科,策名第一,授 ...
汉科教1.法令;教命。 叁国魏吴质《在元城与魏太子笺》:“至於奉遵科教,班扬明令……抑亦懍懍有庶几之心。” 《叁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科教严明,赏罚必信。”2.指道教信条戒律。 宋吴淑《江淮异人录‧聂师道》:“吾已受道法,科教不容易服。” 《文献通考 ...
汉科斗字科斗文字。 《晋书‧束晰传》:“漆书皆科斗字。” 宋苏軾《谢曹子方惠新茶》诗:“囊简久藏科斗字,銛锋新莹鷿鵜膏。” 清赵翼《题<李静庵印谱>》诗:“何以孔壁中,尚有科斗字?”鲁迅《故事新编‧补天》:“同时也就改换了大纛旗上的科斗字,写道‘女媧氏之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