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追求科举功名的读书人。
元刘壎《补史十忠诗‧丞相都督信国公文公》:“呜呼忠义臣,匪直科目儒。”
汉科目1.法规、学术、帐目等按其性质划分的类别和名目。 《旧唐书‧李嶠传》:“窃见垂拱二年诸道巡察使所奏科目,凡有四十四件,至於别準格敕令察访者,又有叁十餘条……今之所察,但準汉之六条,推而广之,则无不包矣,无為多张科目,空费簿书。” 邹韜奋《经歷》二:“后 ...
汉进士科隋唐科举制度取士的科目之一。始於隋煬帝,至唐代特受重视。以后其他科目仅存空名,无足轻重,进士科遂成為科举制度中的唯一科目。 《太平广记》卷一七八引唐李肇《唐国史补》:“进士科,始於隋大业中,盛於贞观永徽之际,縉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為美。” ...
汉设科1.开设课程,教授。 《孟子‧尽心下》:“夫子之设科也,往者不追,来者不拒。” 赵岐注:“孟子曰,夫我设教授之科,教人以道德也。”2.规定取士的考试科目。 《汉书‧儒林传赞》:“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 唐李商隐《為京兆公陕州贺南 ...
汉四科1.孔门四种科目。指德行、言语、政事、文学。 《论语‧先进》“德行:顏渊、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邢昺疏:“夫子门徒叁千,达者七十有二,而此四科惟举十人者,但言其翘楚者耳。” 《后汉书‧郑玄传》:“ ...
汉甲科1.古代考试科目名。 汉时课士分甲乙丙叁科。 《汉书‧儒林传序》:“平帝时王莽秉政……岁课甲科四十人為郎中,乙科二十人為太子舍人,丙科四十人补文学掌故云。”2.唐初明经有甲乙丙丁四科。 唐宋进士分甲乙科。 唐白行简《李娃传》:“於是遂一上,登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