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写板

科法点击在线发音

解释

1.法令;宗教戒律。
《叁国志‧魏志‧明帝纪》“诸葛亮围陈仓”裴松之注引叁国魏鱼豢《魏略》:“亮围陈仓,使昭乡人靳详於城外遥说之,昭於楼上应详曰:‘魏家科法,卿所练也,我之為人,卿所知也,我受国恩多而门户重,卿无可言者,但有必死耳。’”唐赵璘《因话录‧角》:“衡山周混沌……自幼入道,科法清严,今為南岳首冠。”
2.指科举取士之法。
《宋史‧选举志一》:“若谓科法已善,则未也。今以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科法败坏人材,致不如古。”


相关词语

明法1.使法令严明。 《管子‧幼官》:“明法审数,立常备能则治。” 《韩非子‧南面》:“人主不能明法而以制大臣之威,无道得小人之信矣。”2.明确的法令。 《史记‧秦始皇本纪》:“普施明法,经纬天下,永為仪则。” 汉桓宽《盐铁论‧申韩》:“是以圣人审於是非 ...

法科1.指刑法条例。 《后汉书‧郭躬传》:“躬奏讞法科,多所生全。” 南朝陈徐陵《谢儿报坐事付治中啟》:“儿报不能谨洁,敢触严网,右趾铁繫,事允法科。” 《宋书‧明帝纪》:“夫愆有小大,宪随宽猛,故五刑殊用,叁典异施。而降辟次网,便暨钳挞,求之法科,差品滋远。” ...

科目1.法规、学术、帐目等按其性质划分的类别和名目。 《旧唐书‧李嶠传》:“窃见垂拱二年诸道巡察使所奏科目,凡有四十四件,至於别準格敕令察访者,又有叁十餘条……今之所察,但準汉之六条,推而广之,则无不包矣,无為多张科目,空费簿书。” 邹韜奋《经歷》二:“后 ...

科条1.法令条文;法律条文。 《战国策‧秦策一》:“科条既备,民多偽态。” 叁国魏曹植《文帝誄》:“恢拓规矩,克绍前人。科条品制,褒贬以因。” 《旧唐书‧代宗纪》:“设令廉耻守分,以奉科条,犹有禄廩之烦,役使之弊,而况贪猾纵欲,而动踰典章,作威以虐下,厚敛以润己者 ...

新科1.新立的科条。 《叁国志‧魏志‧何夔传》:“所下新科,皆以明罚敕法,齐一大化也。” 宋苏軾《次韵子由送陈侗知陕州》:“知君不久留,治行中新科。”2.新设的科目。 《宋史‧选举志一》:“又立新科明法,试律令、《刑统》大义、断桉,所以待诸科之不能业进士 ...


相关成语

成语金科玉律指法律

成语金科玉条指法律

成语金科玉臬指法律

成语作奸犯科奸:坏事;科:法律条文。为非作歹,触犯法令。

成语开科取士用于科举选拔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