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犹科派。
《新唐书‧裴耀卿传》:“会天子东巡,耀卿置叁梁十驛,科敛均省,為东州知顿最。”
宋苏洵《重远》:“方今赋取日重,科敛日烦。”
《古今小说‧临安里钱婆留发跡》:“於是拜罗平為军师,招集兵马,又於民间科敛,以充粮餉。”
2.凑份子。凑集由眾人负担的钱物。
《水滸传》第十二回:“天汉州桥那几个大户科敛些银两钱物,等候杨志到来。”
《水滸传》第叁叁回:“且说这清风寨镇上居民,商量放灯一事,准备庆赏元宵,科敛钱物,去土地大王庙前扎缚起一座小鰲山。”
汉催科催收租税。租税有科条法规,故称。 宋郑文宝《江南餘载》上:“钱氏科敛酷惨,民欠升斗,必至徒刑。 汤悦、徐鉉尝使焉,云夜半闻声若獐麂号叫,及晓问之,乃县司催科耳。” 《宋史‧职官志叁》:“以四善、 ...
汉收敛亦作“收歛”。1.收穫农作物。 《庄子‧让王》:“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食。” 宋陆游《晚晴》诗:“农家筑场罢,竭作事收敛。” 明张寧《方洲杂言》:“盖自来生长草野世无服役,不过垦植收敛。”2.徵收租税。 《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命百官 ...
汉科条1.法令条文;法律条文。 《战国策‧秦策一》:“科条既备,民多偽态。” 叁国魏曹植《文帝誄》:“恢拓规矩,克绍前人。科条品制,褒贬以因。” 《旧唐书‧代宗纪》:“设令廉耻守分,以奉科条,犹有禄廩之烦,役使之弊,而况贪猾纵欲,而动踰典章,作威以虐下,厚敛以润己者 ...
汉率敛搜刮聚敛。 《旧唐书‧宣帝纪》:“但不率敛官吏,不科配百姓,一任各守州县旧例色目支给。” 宋范仲淹《上执政书》:“虽欲重困生灵,暴加率敛,其可及乎?”
汉横科暴敛同“横2徵暴赋”。《元史‧外夷传一‧高丽》:“僉议司官不肯供报民户版籍,州县疆界,本国横科暴敛,民少官多,刑罚不一,若止依本俗行事,实难抚治。”
成语横科暴敛滥征捐税,强行搜刮民财。同“横征暴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