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戏曲演员的唱腔做派。
清俞樾《茶香室叁钞‧朱楚生女戏》:“朱楚生,女戏耳,其科套之妙,有本腔不能得十分之一者。”
汉开科1.原指科举考试时,设立各种科目,分科取士。后即指科举制的开考。 《二刻拍案惊奇》卷八:“彼时南省开科,纷纷举子多来扣问得失。” 康有為《闻菽园居士欲為政变说部诗以速之》:“顷者开科买士心,秀才得意群呻吟。”粤剧《搜书院》第五幕第二场:“谢某虽小 ...
汉科泛1.见“科范”。 元曾瑞《一枝花‧买笑》套曲:“见别人生科泛,着笑话儿逼匝;见别人乾廝研,着假意儿承塌。”参见“科范”。2.犹科范。机谋。 元曾瑞《一枝花‧买笑》套曲:“见别人生科泛,着笑话儿逼匝;见别人乾廝研,着假意儿承塌。”参见“科范”。 ...
汉科范1.仪式;规格。 元陆友《砚北杂志》卷下:“庐山道士黄可立之言曰:‘寇谦之、杜光庭之科范,不如吴筠之诗……何则?渐自然。’” 《金瓶梅词话》第叁叁回:“春梅做定科范,取了箇茶甌子,流沿边斟上递与他。”2.指戏曲程式动作。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叁本第四 ...
汉套话1.应酬的客套话。 《红楼梦》第九十回:“自家人,二爷何必说这些套话?” 《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何玉凤的父亲﹞把些官职,门户,年岁,都不相当,不敢攀附的套话推辞。” 鲁迅《彷徨‧孤独者》:“他已经知道我失了职业;但套话一说就完,主客便只好默默地相对,逐渐 ...
汉套中人1.谓闭门谢客、不与人往来的人。 明李贄《与焦弱侯书》:“李如真兄曾在闽中,竟不与我一两字,诚所谓套中人也。”2.俄国作家契訶夫的短篇小说名。小说主人公别里科夫不仅自己生活在“套子”裡,也要求别人守旧、不变,是一个顽固保守、反对新事物的典型。人 ...
成语敲门砖古代科举考试,往往要考八股文,应考的人把八股文的套路练熟,以便在考场上应用。如果没考中,就说“撞太岁”,冒险撞运气;如果考中了,就把八股文的那一套程式称之“敲门砖”,进了门完全可以扔掉敲门的砖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