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写板

科出点击在线发音

解释

谓超额科徵。
《宋史‧食货志上五》:“﹝熙寧﹞十年,知彭州吕陶奏:‘朝廷欲宽力役,立法召募,初无过敛民财之意,有司奉行过当,增添科出,谓之宽剩。’”


相关词语

乡科乡试。 《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幸遇新任滕爷,他虽乡科出身,甚是明白。” 王闓运《邹汉勛传》:“是岁恩詔举乡科,汉勋出狱往应科。”

本科... 1.指进士科。 《宋史‧选举志一》:“开宝叁年,詔礼部阅贡士及十五举尝终场者,得一百六人,赐本科出身。”2.犹今科。 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第叁章第叁节:“倘有因丁忧或别项事故,而不能於本科殿试者,可以声明事由告假,谓 ...

科甲出身1.谓由科举及第而取得入仕的资格。 《儒林外史》第四九回:“有操守的,到底要从科甲出身。” 《文明小史》第二八回:“我看龙令為人虽然科甲出身,心地到还明白,决不至此。” 鲁迅《偽自由书‧最艺术的国家》:“老实的民眾真个要起政权来了,竟想革掉科甲出 ...

科目1.法规、学术、帐目等按其性质划分的类别和名目。 《旧唐书‧李嶠传》:“窃见垂拱二年诸道巡察使所奏科目,凡有四十四件,至於别準格敕令察访者,又有叁十餘条……今之所察,但準汉之六条,推而广之,则无不包矣,无為多张科目,空费簿书。” 邹韜奋《经歷》二:“后 ...

连科1.谓科举考试连续中式。 唐元稹《才识兼茂明於体用策》:“连科者进速,累捷者位高。” 《石点头‧郭挺之榜前认子》:“郭梓领命,昼夜兼行,赶到韶州,报知母亲说:‘父亲已连科中了进士。’”2.指连续几届科试。 清蒲松龄《求科试广额呈》:“往年旧额取至五十 ...


相关成语

成语作奸犯科三国时期,蜀主刘备死后,昏庸无能的阿斗继位,他只知享乐,把国内的军政大权交给诸葛亮处理。诸葛亮一面联吴伐魏,积极准备两次北伐,在北伐前夕给阿斗写《前出师表》希望他整顿朝纲,将作奸犯科者严惩以巩固政权 ...

成语谬种流传宋朝时期,何澹见当时科举考试制度不严,考场上贿赂成风,致使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投机取得功名,他向朝廷上奏折,指出先科考试的种种弊端与危害。如果考试不严,所选人才质量就不高,隔几年由他们主持考试,那么就会让谬误的根子代代相传 ...

成语东涂西抹唐朝时期,才华出众的薛逢参加科举取中为官,但始终没有被提拔,还是穷困潦倒。一次他骑马上朝,碰巧遇到新科进士放榜,那些新贵在马上不可一世就是不让道。薛逢笑着说:“报道莫贫相!阿婆三五少年时,也曾东涂西抹来。” ...

成语缪种流传宋朝时期,何澹见当时科举考试制度不严,考场上贿赂成风,致使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投机取得功名,他向朝廷上奏折,指出先科考试的种种弊端与危害。如果考试不严,所选人才质量就不高,隔几年由他们主持考试,那么就会让谬误的根子代代相传 ...

成语蜂窠蚁穴北宋开宝八年,赵匡胤率军围攻江南的金陵。当时北宋朝廷殿试的题目是《桥梁渡长江赋》、《习水战诗》,江南也在科举殿试,其题目为《王德惟亲赋》、《谈笑却秦诗》。赵匡胤讥笑江南出文臣武将就不知中原有真主,赵普说江南只不过是蜂窠蚁穴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