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令;律条。
《后汉书‧循吏传‧仇览》:“劝人生业,為制科令。”
《晋书‧刑法志》:“凡所增十叁篇,就故五篇,合十八篇,於正律九篇為增,於旁章科令為省矣。”
汉科第1.等级;次第。 汉陆贾《新语‧本行》:“案纪图录以知性命,表定‘六艺’……科第相序。”2.考核官员,评定科别与等第。 《汉书‧元帝纪》:“﹝永光元年﹞二月,詔丞相、御史举质朴、敦厚、逊让、有行者,光禄以此科第郎、从官。” 顏师古注:“始令丞相、御史举此 ...
汉科条1.法令条文;法律条文。 《战国策‧秦策一》:“科条既备,民多偽态。” 叁国魏曹植《文帝誄》:“恢拓规矩,克绍前人。科条品制,褒贬以因。” 《旧唐书‧代宗纪》:“设令廉耻守分,以奉科条,犹有禄廩之烦,役使之弊,而况贪猾纵欲,而动踰典章,作威以虐下,厚敛以润己者 ...
汉设科1.开设课程,教授。 《孟子‧尽心下》:“夫子之设科也,往者不追,来者不拒。” 赵岐注:“孟子曰,夫我设教授之科,教人以道德也。”2.规定取士的考试科目。 《汉书‧儒林传赞》:“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 唐李商隐《為京兆公陕州贺南 ...
汉高科1.犹凸凹。 《韩非子‧有度》:“故绳直而枉木斲,準夷而高科削。” 陈奇猷集释:“《孟子‧离娄篇》‘盈科而后进’,注:‘科,坎也。’高坎,谓木之凸凹也。”2.科举高第。 唐贾岛《送令狐綯相公》诗:“下第能无恧,高科恐有神。” 宋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 ...
汉四科1.孔门四种科目。指德行、言语、政事、文学。 《论语‧先进》“德行:顏渊、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邢昺疏:“夫子门徒叁千,达者七十有二,而此四科惟举十人者,但言其翘楚者耳。” 《后汉书‧郑玄传》:“ ...
成语金科玉律科:旧指法律条文;律:规章,法则。原形容法令条文的尽善尽美。现比喻必须遵守、不能变更的信条。
成语金科玉臬臬,标准,法式。原形容法令条文的尽善尽美。现比喻必须遵守、不能变更的信条。同“金科玉律”。
成语作奸犯科奸:坏事;科:法律条文。为非作歹,触犯法令。
成语玉律金科律:规章,法则;科:旧指法律条文。原形容法令条文的尽善尽美。现比喻必须遵守、不能变更的信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