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秋声。
北周庾信《咏画屏风诗》之十一:“急节迎秋韵,新声入手调。”
宋欧阳修《玉楼春》词:“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汉香韵1.明高明《集贤宾‧秋怀》套曲:“西风桂子香韵幽,奈虚度中秋。” 郭沫若《屈原》第一幕:“﹝屈原﹞左手执帛书一卷,在橘林中略作逍遥,时復攀弄残橘,闻其香韵。”2.香气;香味。 明高明《集贤宾‧秋怀》套曲:“西风桂子香韵幽,奈虚度中秋。” 郭沫若《屈原》第一 ...
汉阳秋1.指孔子所着《春秋》。 晋时因避晋简文帝郑后阿春讳,改春為“阳”。 唐司空图《华帅许国公德政碑》:“虽乏润色之功,夙慕《阳秋》之旨。” 清钱谦益《与吉水李文孙书》:“循览行状,文直事覈,大阐定哀之微词,一洗《阳秋》之典笔。”2.史书的通称。 宋梅 ...
汉遗韵1.指前人留下的诗赋。 晋陆机《文赋》:“收百世之闕文,採千载之遗韵。” 唐丘丹《经湛长史草堂》诗序:“余登兹山,以睹叁篇,列於石壁,仰览遗韵,若穆清风。” 宋杨亿《君可思赋》:“感骚人之遗韵,聊抒意於斯文。” 清陈浩《题张侍御奏毁魏忠贤墓碑疏后》诗 ...
汉韵格1.气韵风格。 宋葛立方《韵语阳秋》卷二:“造语皆工,得句皆奇,但韵格不高。” 明袁宏道《村居杂题》诗之一:“老松饶韵格,屋底近千株。”2.指音韵格律。 清姚莹《论诗绝句》之二六:“君看韵格工腴甚,莫作寒巖槁木僧。” ...
汉谢秋娘词牌名。 唐段安节《乐府杂录‧望江南》:“始自朱崖李太尉镇淛西日,為亡妓谢秋娘所撰。本名《谢秋娘》,后改此名。亦曰《梦江南》。”又名《江南好》、《春去也》、《望江梅》,单调,二十七字,五句,叁平韵。此词到宋代始為双调,又名《安阳好》、《梦仙游》、 ...
成语老气横秋南朝时期,齐国的孔稚珪是一个风韵清雅的隐士,当他得知曾经隐居于钟山的周彦伦要出任海盐县令时,觉得周彦伦不是真正的隐士,远不及巢父及许由有志气,于是作《北山移文》:“风情张日,霜气横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