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春秋‧问下一》:“春省耕而补不足者谓之游,秋省实而助不给者谓之豫。”后因以“秋豫”谓帝王秋季出游,视民收穫之丰歉,以助其不足者。
汉崔駰《西巡颂》:“昔既春游,今乃秋豫。”
汉张衡《东京赋》:“度秋豫以收成,观丰年之多稌。”
汉豫让春秋战国间晋人。為晋卿智瑶家臣。 晋出公二十二年(公元前453年)赵、韩、魏共灭智氏。 豫让用漆涂身,吞炭使哑,暗伏桥下,谋刺赵襄子未遂,后為赵襄子所捕。临死时,求得赵襄子衣服,拔剑击斩其衣,以示為主復仇,然后伏剑自杀。见《史记‧刺客列传》。 《吕氏 ...
汉豫备1.犹准备。 《尉繚子‧十二陵》:“无过在於度数,无困在於豫备。” 《叁国志‧吴志‧周瑜传》:“又豫备走舸,各繫大船后,因引次俱前。” 宋叶适《高夫人墓志铭》:“夫人前数年,逆知将终,首饰履缘,无不豫备。” 叶圣陶《小铜匠》:“这一天学校里整理房屋,豫备 ...
汉豫且春秋时宋国渔人。有关其人的传说有二:(1)汉刘向《说苑‧正諫》:“昔白龙下清泠之渊,化為鱼,渔者豫且射中其目。白龙上诉天帝……天帝曰:‘鱼固人之所射也,若是,豫且何罪?’”汉张衡《东京赋》:“白龙鱼服,见困豫且。” 唐李白《枯鱼过河泣》诗:“白龙改常服,偶 ...
汉豫让桥即汾桥。 豫让為智伯报仇,欲刺赵襄子於汾桥畔,故亦称汾桥為豫让桥。 汾桥,在并州晋阳县(今太原)东一里。 清龚自珍《自春徂秋》诗之五:“既窥豫让桥,復瞰軹深井。” 柳亚子《吊刘烈士炳生》诗:“田横岛上人如梦,豫让桥边泪如泉。”参见“豫让”。 ...
汉出豫1.指出於豫卦。 南朝齐王融《叁月叁日曲水诗序》:“出豫為象,钧天之乐张焉;时乘既位,御气之驾翔焉。” 北周庾信《周五声调曲‧变宫调》之二:“成文兴大雅,出豫奏钧天。”按,《易‧豫》有“先王以作乐崇德”之语,故云。2.谓天子秋日巡游。 唐赵彦昭《奉和 ...
成语吞炭漆身春秋末期,晋国内乱,大夫赵襄子杀了大夫智伯。智伯的心腹家将豫让发誓要杀赵襄子,他潜入赵襄子的宅内行刺未遂。赵襄子佩服他的义气把他放了。第二次他把全身漆成癞子,然后吞下烧红的炭使声音变哑,再次去行刺未遂而自杀 ...
成语宴安鸠毒春秋时期,邢国遭到北方的狄人的侵略,其向齐国求救。相国管仲立即向齐桓公报告。齐桓公有些犹豫不决。管仲说:“我们对周公的后代不能不管,一个国家如果沉湎于安乐当中,就像鸩毒一样。”齐桓公决定发兵救邢国 ...
成语宴安鸩毒春秋时期,邢国遭到北方的狄人的侵略,其向齐国求救。相国管仲立即向齐桓公报告。齐桓公有些犹豫不决。管仲说:“我们对周公的后代不能不管,一个国家如果沉湎于安乐当中,就像鸩毒一样。”齐桓公决定发兵救邢国 ...
成语晏安鸩毒春秋时期,邢国遭到北方的狄人的侵略,其向齐国求救。相国管仲立即向齐桓公报告。齐桓公有些犹豫不决。管仲说:“我们对周公的后代不能不管,一个国家如果沉湎于安乐当中,就像鸩毒一样。”齐桓公决定发兵救邢国 ...
成语漆身吞炭春秋末期,晋国内乱,大夫赵襄子杀了大夫智伯。智伯的心腹家将豫让发誓要杀赵襄子,他潜入赵襄子的宅内行刺未遂。赵襄子佩服他的义气把他放了。第二次他把全身漆成癞子,然后吞下烧红的炭使声音变哑,再次去行刺未遂而自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