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
《管子‧轻重己》:“以夏日至始,数九十二日,谓之秋至。”
汉麦秋1.麦熟的季节。通指农历四、五月。 《礼记‧月令》:“﹝孟夏之月﹞靡草死,麦秋至。” 陈澔集说:“秋者,百穀成熟之期。此於时虽夏,於麦则秋,故云麦秋。” 唐戴叔伦《酬袁太祝长卿小湖村山居书怀见寄》诗:“麦 ...
汉秋还秋至。 南朝宋王僧达《七夕月下》诗:“气往风集隙,秋还露泫柯。” 唐李乂《招諭有怀赠同行人》诗:“春去辞国门,秋还在边戍。”
汉仲秋... 秋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八月。因处秋季之中,故称。 《书‧尧典》:“宵中星虚,以殷仲秋。” 晋陶潜《归去来兮辞序》:“仲秋至冬,在官八十餘日。” 《初学记》卷叁引南朝梁元帝《纂要》:“八月仲秋,亦曰仲商。” 《旧唐书‧归崇敬传》:“时皇太子欲以仲 ...
汉初秋秋季的第一个月。又称孟秋。 叁国魏曹植《赠丁仪》诗:“初秋凉气发,庭树微销落。” 《宋史‧儒林传二‧胡旦》:“今年初秋至六年,镇在燕分。”
汉逾秋亦作“踰秋”。过了秋天;秋后。 汉王充《论衡‧气寿》:“物或逾秋不死,亦如人年多度百至於叁百也。” 《农政全书》卷十叁引宋范仲淹《上吕相公并呈中丞咨目》:“去年姑苏之水,踰秋不退,某為民之长,岂敢曲阻焉?”明何景明《武陵》诗:“辞家忽踰秋,适此万里国 ...
成语秋风纨扇秋日凉风至,扇子遂弃置不用。常以比喻女子色衰失宠。
成语老之将至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学生周游列国讲学,来到楚国叶邑,叶公沈诸梁接待了他,他对孔子不怎么了解,就悄悄地问子路,子路一时不知怎么回答他。孔子事后得知就对子路说以后就说:“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
成语危急存亡之秋危险至极的紧急关头。
成语宾至如归春秋时期郑国大夫子产奉郑简公之命到晋平公那里去朝贡。晋平公没有立即接见。子产就把宾馆的围墙拆了。晋平公派大夫士文伯去责问子产。子产说以前我们朝贡时来到宾馆就像回到自己家里一样,现在被拒门外,难以完成使命 ...
成语四时八节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八节:指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泛指一年四季中各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