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捣衣的声音。
北周庾信《夜听捣衣》诗:“秋砧调急节,乱杵变新声。”
唐王维《送从弟蕃游淮南》诗:“江城下枫叶,淮上闻秋砧。”
唐杜甫《九日》诗之叁:“野树攲还倚,秋砧醒却闻。”
清姚潜《山寺夜宿》诗:“天风吹不歇,高阁响秋砧。”
汉霜砧寒秋时捣衣的砧声。 唐杨巨源《长城闻笛》诗:“孤城笛满林,断续共霜砧。” 宋李之仪《千秋岁‧和人》词:“人未老,蓝桥谩促霜砧捣。” 元马臻《漫成》诗之叁四:“燕山楚水曾為客,惯听霜砧擣月明。” ...
汉寒砧亦作“寒碪”。指寒秋的捣衣声。砧,捣衣石。诗词中常用以描写秋景的冷落萧条。 唐沉佺期《古意呈补闕乔知之》诗:“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唐李贺《龙夜吟》:“寒碪能擣百尺练,粉泪凝珠滴红线。” 南唐李煜《捣练子令》词:“深院静,小庭空。 ...
汉暮砧傍晚捣衣的砧声。砧,捣衣石。 唐杜甫《秋兴》诗之一:“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唐张乔《吴江旅次》诗:“旷野鸣流水,空山响暮砧。” 明无名氏《四贤记‧梦警》:“客路侵高树,乡愁接暮砧。” ...
汉砧杵亦作“碪杵”。捣衣石和棒槌。亦指捣衣。 南朝宋鲍令暉《题书后寄行人》诗:“砧杵夜不发,高门昼常关。” 唐韦应物《登楼寄王卿》诗:“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 宋苏軾《九月二十日微雪怀子由弟》诗之二:“短日送寒砧杵急,冷官无事屋庐深。” ...
汉砧韵捣衣声的美称。 唐刘得仁《秋夕即事》诗:“漏微砧韵隔,月落斗杓低。” 元赵明道《斗鵪鶉‧题情》套曲:“秋声和轆轤砧韵敲,淅零零细雨洒芭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