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秋日气候清爽。
南朝齐谢朓《游后园赋》:“追夏德之方暮,望秋清之始飆。”
唐王昌龄《赠宇文中丞》诗:“秋清寧风日,楚思浩云水。”
2.酒名。
《新唐书‧百官志叁》:“享太庙,则供鬱鬯以实六彝;进御,则供春暴、秋清、酴醾、桑落之酒。”
汉阳秋1.指孔子所着《春秋》。 晋时因避晋简文帝郑后阿春讳,改春為“阳”。 唐司空图《华帅许国公德政碑》:“虽乏润色之功,夙慕《阳秋》之旨。” 清钱谦益《与吉水李文孙书》:“循览行状,文直事覈,大阐定哀之微词,一洗《阳秋》之典笔。”2.史书的通称。 宋梅 ...
汉麦秋1.麦熟的季节。通指农历四、五月。 《礼记‧月令》:“﹝孟夏之月﹞靡草死,麦秋至。” 陈澔集说:“秋者,百穀成熟之期。此於时虽夏,於麦则秋,故云麦秋。” 唐戴叔伦《酬袁太祝长卿小湖村山居书怀见寄》诗:“麦秋桑叶大,梅雨稻田新。” 清赵翼《二麦将收连旬大 ...
汉高秋1.天高气爽的秋天。 南朝梁沉约《休沐寄怀》诗:“临池清溽暑,开幌望高秋。” 唐钱起《江行无题》诗之四一:“见底高秋水,开怀万里天。旅吟还有伴,沙柳数枝蝉。” 明徐禎卿《送耿晦之守湖州》诗:“远下吴江向霅川,高秋风物倍澄鲜。”2.深秋。 南朝梁何逊 ...
汉讨秋谓秋游探胜。 清黄景仁《李绣川招集广住庵看桂并赠丛辉上人》诗:“捨宅空传异姓王,讨秋今让客清狂。” 清黄景仁《偕王秋塍张鹤柴访菊法源寺》诗:“懊恼心情薄醉宜,讨秋刚趁晚凉时。” ...
汉秋水1.秋天的江湖水,雨水。 《庄子‧秋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南朝齐陆厥《中山王孺子妾歌》:“岁暮寒飆及,秋水落芙蕖。” 唐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鶩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宋王安石《散髮一扁舟》诗:“秋水泻明河,迢迢藕花底。” 清王士禛 ...
成语明察秋毫明察:看清;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
成语洞察秋毫洞察:看得很清楚;秋毫:鸟兽秋天身上新生的细毛,比喻极其细小的事物。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
成语华星秋月像星星那样闪闪发光,如秋月那样清澈明朗。形容文章写得非常出色。
成语皮里春秋东晋时期,谢安经常在众人面前夸奖褚裒风度不凡,尚书吏部郎桓彝见他后也夸他名不虚传,有皮里春秋。口头上不说什么,心里是非分明很有主见。褚裒为官清廉,生活也很简朴,从不假公济私、仗势欺人 ...
成语秋后算帐指秋收以后结清欠帐。比喻等待时机进行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