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秋日的水波。
唐刘禹锡《和竇中丞晚上容江作》:“桂水步秋浪,火山凌雾朝。”
唐杜牧《张好好诗》:“龙沙看秋浪,明月游朱湖。”
唐沉亚之《汴州船行赋岸傍所见》诗:“秋浪时迴沫,惊鳞乍触航。”
2.指秋风吹落的枯叶。
唐皎然《劳劳山居寄呈吴处士》诗:“寒园扫绽栗,秋浪拾乾薪。”自注:“楚人呼养柴為秋浪。”
清曹寅《题画》诗:“题向贉池无好语,漫山秋浪不生云。”
汉沧浪1.古水名。有汉水、汉水之别流、汉水之下流、夏水诸说。 《书‧禹贡》:“嶓冢导漾,东流為汉。又东為沧浪之水。” 孔传:“别流在荆州。” 北魏酈道元《水经注‧夏水》:“刘澄之着《永初山川记》云:‘夏水,古文以為沧浪,渔父所歌也。’”宋姜夔《清波引》 ...
汉雪浪1.白色浪花。 唐元稹《遭风二十韵》:“俄惊四面云屏合,坐见千峰雪浪堆。” 元范康《竹叶舟》第叁摺:“则见秋江雪浪拍天浮,更月黑云愁。” 邓中夏《过洞庭》诗:“莽莽洞庭湖,五日两飞渡。雪浪拍长空,阴森疑鬼怒。”2.指鲜白的茶水。 宋黄庭坚《西江月‧ ...
汉淋浪1.流滴不止貌。 晋陶潜《感士不遇赋》:“感哲人之无偶,泪淋浪以洒袂。” 宋司马光《和冲卿崇文宿直睹壁上题名见寄并寄邵不疑》:“况当叁伏深,霑汗尤淋浪。” 明沉璟《义侠记‧挂罗》:“这一条血路广,染衣衫犹自淋浪。” 清查慎行《平越遇雷玉衡口占赠 ...
汉放浪1.放纵不受拘束。 晋郭璞《客傲》:“不恢心而形遗,不外累而智丧,无巖穴而冥寂,无江湖而放浪。” 唐吴筠《高士咏‧柏成子高》:“大禹受禪让,子高辞诸侯。退躬适外野,放浪夫何求。” 《明史‧文苑传二‧唐寅》:“寅耻不就,归家益放浪。” 丁玲《韦护》第二 ...
汉浪子1.不务正业、游荡玩乐的青年人;二流子。 宋罗燁《醉翁谈录‧韩玉父寻夫题漠口铺》:“生平良自珍,羞為浪子负。” 《西游记》第九一回:“街衢中有几个无事闲游的浪子,见猪八戒嘴长,沙和尚脸黑,孙行者眼红,都拥拥簇簇的争看。” 清李渔《意中缘‧誑姻》:“谁 ...
成语同舟共济春秋时期,有人问孙武怎样用兵才能不败,孙武回答说用兵布阵应该像蛇一样反击猎手,蛇形阵能够首尾兼顾成为一个整体,孙武说吴国人与敌对的越国人同舟遇到风浪都能同舟共济,何况这些无仇的士兵呢? ...
成语白马素车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不听伍子胥的劝告,同越王勾践和好,并且听信谗言,赐剑让伍子胥自尽,将他的尸首抛入江中,从此江中波涛汹涌,从海门山滚滚而来,越过钱塘鱼浦,波浪才减弱。早晚有时可以看到伍子胥乘白马素车站在潮头 ...
成语素车白马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不听伍子胥的劝告,同越王勾践和好,并且听信谗言,赐剑让伍子胥自尽,将他的尸首抛入江中,从此江中波涛汹涌,从海门山滚滚而来,越过钱塘鱼浦,波浪才减弱。早晚有时可以看到伍子胥乘白马素车站在潮头 ...